中国钢铁市场具有长期发展潜力
2009年01月04日 9:20 129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相关新闻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月3日表示,中国钢铁市场已进入收缩回落区间,但具有长期发展的巨大潜力。
据新华社1月3日消息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相关负责人1月3日在上海表示,中国钢铁市场已进入收缩回落区间,反映钢铁行业需求变化的新订单和出口订单指数降到2005年以来的最低值。但中国钢铁市场具有长期发展的巨大潜力,国家稳定经济一系列政策对钢铁市场的效应将在2009年二季度以后逐步显现。
在1月3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钢铁物流合作论坛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黎明说,中国钢铁市场已进入收缩、回落区间。从反映后续需求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来看,钢铁行业呈现快速回落态势。这一指数50%以上表示增长,50%以下表示收缩。2008年4月份这一指数最大值曾达到59.9%,10月份跌至30.6%,短短6个月时间,下降29.3个百分点。反映钢铁行业需求变化的新订单和出口订单指数,更是降到2005年中国建立PMI指数以来的最低值。随着需求锐减,钢价急剧回落。2008年6、7月份中国钢材市场价格曾达到历史最高水平,8月份开始出现下降,到11月份已降至2006年5月份的水平,预计在短期内回升乏力。
何黎明说,虽然目前呈现回落态势,但中国钢铁市场具有长期发展的巨大潜力。中国是钢铁产销大国,也是钢铁物流大国。2007年国内钢材产量达到5.6亿吨,2008年前11个月累计已达5.31亿吨。这其中所蕴含的市场当量,是要将超过8亿吨的铁矿石、3亿多吨焦炭由产地调运至生产厂家,而后又要将近6亿吨钢材产品,由生产线配送至钢材消费行业或流通市场。其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规模,都是相当庞大的。钢铁市场在比较长的时期内,仍然会保持适度增长,对此要全面看待,准确把握,增强信心。
何黎明认为,国家稳定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必将对提振钢铁市场产生重大作用。国家决定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其中将有2万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匡算,可直接拉动1亿吨左右的钢材需求。此外,加大对重点工程、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方面的信贷支持、调整出口关税等政策,都对钢铁市场带来利好消息。预计,这些政策效应在2009年二季度以后就会逐步显现。
责任编辑:毋宁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