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7年来首唱“主角”
■ 在2007年的GDP增长中,出口贡献2.7个百分点,投资贡献4.3个百分点,剩余4.4个百分点都是由消费贡献的
■ 国家扩大消费、抑制投资增长的政策逐渐开始产生效应,同时,居民收入迅速增长也有力地支撑了消费扩张
■ 2008年,由于投资增长将面临一系列限制,对外贸易顺差增速将明显下降,消费有望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在2007年创13年新高的GDP增长中,消费居然7年来首次唱起了“主角”。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初步估算,在2007年11.4%的GDP增长中,有2.7个百分点是由出口贡献的,4.3个百分点是由投资贡献的,剩余4.4个百分点都是由消费贡献的。
7年来首成第一“马车”
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口遭遇“滑铁卢”,经济增长乏力。为此,政府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
但实际结果是,自2001年开始,消费对GDP的贡献持续6年落后于投资。2006年,投资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比消费拉动高0.3个百分点。而在2000年,消费拉动比投资拉动高3.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由于贸易顺差迅速扩大,消费增量占GDP增量的比重也不断下滑,从2000年的63.8%下降至2006年的39.2%。
2007年,这一局面初步得到扭转:消费对GDP增长的拉动7年来首次高于投资,成为“三驾马车”中的老大。
专家认为,消费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扩大消费、抑制投资增长的政策逐渐开始产生效应,同时,居民收入迅速增长也有力地支撑了消费扩张。
统计显示,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86元,同比实际增12.2%,增加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同比实际增9.5%,增加2.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也表示,消费贡献超过投资,实际是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的结果。通过增加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带动了消费的增长。
今年或发挥更大贡献
专家认为,2008年“三驾马车”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其中,消费有望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银河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张新法表示,受收入增长驱动及政府改善民生、扩大就业、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导向影响,消费增速正在加快,预计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速将达到17%。同时,财富效应加速消费结构升级,整体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逐步增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也认为,2008年,由于投资增长将面临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限制,对外贸易顺差增速将明显下降,消费有望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预计,2008年消费实际增速将保持12%以上,与2007年基本持平,仍为“正常偏旺”。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07年12月份,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6.9,在连跌三个月后首次反弹,表明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有所好转。
范剑平认为,进一步调整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关系,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收入分配制度调整,即国民收入蛋糕怎样才能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切得更合理。而实际上,十七大报告已经就此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