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工业总加值:从0到47亿元飞速发展

2008年04月03日 0:0 504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西藏1951年和平解放前没有现代工业可言。十三世达赖喇嘛执政时期曾兴办了一个小型军械厂和一个小型铸币厂,但不久就处于倒闭或半倒闭状态。1959年,西藏自治区工业总产值4344万元。

        2008年1月16日在西藏自治区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报告称,2007年西藏工业总产值达到47亿元,比上年增长18%。
        2007年11月2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西藏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指出今年西藏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增加明显,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西藏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工业创造增加值2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造增加值2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实现产值41.36亿元,增长18.4%,其中重工业实现产值26.66亿元,增长18.2%;轻工业实现产值14.70亿元,增长18.7%。从不同经济类型看,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股份制工业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增长较快,国有工业实现产值1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17.45亿元,增长31%;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产值3.98亿元,增长41.4%。几个主要行业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产值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产值7.53亿元,增长48.2%;饮料制造业实现产值4.97亿元,增长73%;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5.74亿元,增长1.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产值7.98亿元,下降了6.9%。
目前,西藏工业经济已经进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西藏经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西藏瞄准内地和区内两大市场,突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具有西藏特色的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从西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目前,西藏矿产业发展持续增温,绿色食(饮)品加工业、藏药业和民族手工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速。通过实施品牌推进战略,到2007年底,西藏已有2个中国名牌产品、4家企业的7个国家免检产品、12个西藏名牌产品和23家质量信誉AAA级企业。甘露藏药、奇正藏药、高争水泥、雪域圣毯、拉萨啤酒、圣鹿食用植物油等一批西藏产品发展势头良好,销量稳步提高。
青藏铁路开通后,5100牌矿泉水作为铁路直通车组专用产品,打开了全国市场,目前已具备了年产30万吨的生产能力,预计2007年销售量达1万吨,是上一年的10倍。
        同时,铬铁矿开采及市场销售良好,铜、铅、锌等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开始步入规范轨道。去年,西藏铬铁矿产量达12.9万吨,玉龙铜矿1万吨电铜工程、拉萨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自治区藏药厂如意珍宝系列藏药现代化工程等重点产业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西藏特色工业产品在当地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大,水泥产品已占据全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水泥年产量近200万吨,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区二产的大发展。
        在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007年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34.90亿元,比上年增长2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37.1%,利润总额增长42.0%。
        同时,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长,2007年,发电量达到15.1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7%;中成药(藏药)产量1039吨,增长5.2%,啤酒产量8.35万吨,增长31.9%,瓶(罐)装饮用水产量11927吨,增长2.6倍。
        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向巴平措说,西藏今年将着力推进以规模化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建设,集中力量培育品牌形象好、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高、带动作用大、有竞争实力的企业,切实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发展质量。
        他说,今年西藏将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力争在组建矿业集团、藏药集团、建筑建材集团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同时,加强资本运作和市场营销,打造核心品牌,提升产品档次,做大做强矿泉水业。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