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统计局解释物价上涨三大原因
2008年04月08日 0:0 525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6日,山西省统计局发布了2007年上涨诱因详解报告,对从去年5月份起,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突破3%的控制线,并一路高涨的情况进行了详解,并预测了今年的物价涨势情况。
猪肉价格今年缓解
猪肉价格上涨是掀起2007年食品价格上涨的“先锋”,也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动力。其价格上涨是市场供应紧缺所致:一是2006年发生猪链球菌病等疫情后,活猪死亡严重,存栏数大大下降;二是2005年4月至2006年10月猪肉价格连续下滑,养猪一时间成为养殖户的赔本买卖,众多散养户遭遇倒贴冲击,造成养殖户补栏信心严重挫伤,生猪贱卖、清栏现象十分普遍。省统计局预测:2007年下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生猪生产,从第四季度起全国生猪生产有所回升,但随着冬季猪肉需求量增大,市场猪肉仍然显得不够宽裕,受生猪生产周期影响,今年缓解供应偏紧的状况需要一定时间。
粮油价格受国际影响
虽然国内粮食连续四年获得大丰收,但由于国际小麦、大豆减产,以及石油价格不断飙升而引发的运用玉米生产乙醇燃料,造成了2007年国际粮食储备跌至35年来的最低点,由此引起国际小麦价格上涨、大豆短缺、豆油涨价,进而带动国内及我省市场面粉价格及相关的粮食制品价格轮番上涨,油脂价格全线大幅度调价。另外,2007年以来,农资价格持续走高,农资价格同比上涨高达7.7%,增大了种粮成本和养殖成本,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粮食、肉、蛋等涉农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今年粮油价格仍受国际影响较大。
工业品价格上涨压力加大
从工业品看,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应大幅度上调,有色金属价格也涨势强劲。2007年,我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3%,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达7.4%,特别是煤炭、炼焦、钢铁行业成为带动我省工业品出厂价格不断走高的主要力量。原材料及主导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对下游行业产生的价格传导压力逐步增大。此外,运输和劳务费用的快速上涨也加大了流通环节成本。2007年,全省汽油价格比上年上涨了2.3%,柴油价格上涨了5.6%,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增长16.7%。生产与流通成本的双重上升使今年相关消费品价格上升的压力不断加大。 (山西青年报)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