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边缘”下的故事
2025年04月27日 14:44 7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综合时讯 作者: 李筑
开车进入被称为“地球边缘”的龙头山大断崖,道路于山间蜿蜒盘旋,蓝天碧水和悠悠青山逐渐被雾起之后的若隐若现与山壑积雪所替代。当天色逐渐变暗,山水的变幻归于一片深邃,直到在幽幽深山中现出点点微光,那就是五矿二十三冶矿业公司小沟磷矿项目部。它处于海拔1900米左右的一处山坳之中,三面环山,自项目开工建设,这原本沉寂的深山就成了矿业人热火朝天的建设一线。
龙头山大断崖之下的美景,从不让游客失望而归。但对于奋战在矿山建设一线的我们来说,那巍峨陡峭的高山、偏僻的地理位置以及长期雨雪、云雾的天气就非常不友好。小沟磷矿项目有井巷工程、选矿工程和地面建筑工程,作业面多且广,业主方移交的部分基准点安置在山上。进行导线复测时,“登高”就成了我们的必选项。到达基准点后,大家都放下手中的测量仪器及工具,让粗喘的大气缓和几分,再立脚架、安仪器。基准点的距离动辄上百米,在晴天尚可正常作业,可一旦空气中夹杂起薄雾,就需要多地增加测回数来保证精度。一次次的复测中,我们能感受到由山峰和山风所带来的“高处不胜寒”,从浑身冒汗到手脚冰凉。
“叮铃铃……”一天凌晨3点,夜晚的寂静被一通电话打破。我从朦胧睡意中惊醒,便听到值班同事急促的声音:“南采区1号辅助斜坡道作业面出现大量的间隙水,现场需要立刻对转弯处的中线进行放样,快来!”接收到指示,我抓起身旁的衣服边穿边回应:“好的!马上就到!”
顾不得眼睛的困涩,叫上测量的小伙伴,我们收拾好仪器火速朝现场赶去。穿过狭长幽暗的巷道,越靠近作业面听到的水流声就越大,直到看见作业面边帮靠顶的位置间隙水如注般地涌出,不少水流还沿着顶板向更远处流去,整个作业区域像是下起了瓢泼大雨。在抵达作业面后,含水层涌水的情况比我们预设得更加严重。大量的涌水让巷道水沟一改往日之平缓,变得急流涌动,大面积的顶板滴水侵蚀路面。眼前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干预、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而且会对已成形的巷道和路面造成破坏,影响施工质量。
在确认周边环境的安全后,我们立马架设仪器准备放样。主测时,虽然我离作业面有些距离,可顶板的滴水还是让人避无可避,一会儿工夫,工作服就已湿了大半。而打钻的小伙伴在突水点附近,水流太大,他只得从值班室找了一件雨披穿上,才能勉强进行中线放样。在巷道涌水的情况下,我们调整放样水平角差和平距异常艰辛。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激光在顶板位置和仪器上显示的差值来确定放样点,而在当时的情形下,根本无法锁定激光的位置,只能让打钻的小伙伴先用手挡住激光,再次根据我从仪器上测量出的结果反复进行调整,直到符合放样的精度要求。
经过紧急放线和对现场掘进作业人员的交底,2个小时后,这次紧急性测量任务顺利完成了。随后,通过各工种密切配合,这段10余米含水层巷道的成巷施工仅用3个工作循环就完成了,施工进度与质量均未受到影响。
走到硐口时,身旁的同事脱下雨披,昏黄的矿灯下,仿佛浑身蒸腾着白茫茫的热气,在寒冷的晨雾中袅袅升起,勾勒出矿山人特有的身影。
“地球边缘”下的故事每天都在更新,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交织碰撞于此,在大山深处镌刻着矿业人的共同理想。测量放样、巷道掘进、装药爆破、出渣检撬、锚网支护……那一道道关于井巷开拓的工序在我们手中环环相扣,扣起来的不只是矿业人的坚守和奋进,更扣着我们对“矿业报国、矿业强国”初心使命的躬耕践行。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