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突围,老矿山走出新路径——安徽铜陵有色月山矿业公司开展提质扩量增效工作纪实
2025年04月27日 9:38 32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铜镍铅锌 作者: 夏富青 王慧玉 叶剑宏
员工在防洪应急演练操作中
面对矿山资源濒临枯竭、年度预算亏损600万元的严峻形势,安徽铜陵有色月山矿业公司锚定铜陵有色集团下达的盈利100万元的目标,以“提质扩量增效”为主线,通过优化生产组织、强化精细管理、拓展增收渠道、夯实党建保障等务实举措,一季度,该公司铜金属产量完成年计划的33.7%、铁精矿产量完成计划的29.2%,关键经营指标全面超预期,走出老矿山逆境突围的新路径。
破局:系统思维稳大盘
“当务之急,是要守牢安全环保底线,稳住生产运营的基本盘!”该公司党总支副书记、经理石诚的话语斩钉截铁。面对可采资源锐减的严峻现实,该公司将安全环保与生产组织视为首要攻坚任务。
闻令而动。该公司推行“齐抓共管、敢抓敢管”工作机制,打出“科学管理+源头治理+从严问责”的组合拳,将“抓安全就是积德行善,反违章就是惜命保家”的理念深深植入每一位员工心中。目前,该公司安全生产周期稳步迈向21周年,为生产运营筑牢了坚实基础。
生产组织环节,技术人员勇挑重担,攻克了W1采场贫化难题,实施挤压爆破和强采强出工艺,成功安全回收边难残矿1500吨;通过金属支架支护负575米中段E7/8采场电耙道,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回收。一季度,采矿量、出矿量均达2.89万吨,充填量1.46万立方米,各项生产指标均超额完成计划,为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开了个好头。
选矿环节同样毫不松懈,紧紧围绕“出矿品位”和“选矿指标”两个关键数据,实现采选联动。对选矿工艺全流程进行动态监控,不定期开展取样化验,确保每个作业班次都能根据入选矿石品质变化,严控筛下粒度,坚持多碎少磨,优化选矿药剂添加比例等技术参数,稳定选矿回收率,提高资源利用率。截至3月底,铜、铁回收率分别达到96.77%和71.15%,均优于铜陵有色集团下达的指标要求。
变革:刀刃向内要效益
“向管理要效益,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该公司党总支书记汪名海的话语掷地有声。从人力资源、能耗管控、费用约束的3个维度,该公司打出了一套漂亮的降本“组合拳”。
在人力资源优化上,推行“职能融合、岗位合并、一岗多能”模式,实施井下一线全额计件工资制,既保障了生产需求,又减少人工成本15.13万元。在物耗管控升级方面,开展电子雷管单耗专项攻关,通过技术改进减少雷管用量3747发;对矿井系统风机实施节能改造,能源消耗节约14.47万元。在费用刚性约束上,该公司自主完成矿区道路清障、供电线路维护等工作,减少外委支出10余万元,将可控费用牢牢控制在预算之内。
“加强管理真是太重要了,现在大家连一根螺丝钉都舍不得丢掉。”该公司采掘工区出矿队队长容全睿的感慨,正是全员成本意识显著提升的生动体现。
突围:多元开拓辟新径
在稳定主业的同时,该公司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多措并举培育发展新动能。
劳务输出方面,该公司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向安庆铜矿、庐江矿业输出技术力量,实现劳务收入434.23万元。资产盘活工作同样成效显著,推进刘家凹尾矿库销库项目,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创造了经济效益;通过出租闲置资产,增收54.71万元。
此外,对国家产业政策的密切关注,主动与各级政府部门沟通联系,精心准备申请资料,积极争取安全环保、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等相关财税政策支持。目前,已争取各类政策资金72.47万元,有效地缓解了资金压力。
聚力:党建护航稳人心
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该公司党总支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职责,坚持围绕生产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企业资源日趋枯竭,生存发展面临严峻考验,职工思想波动在所难免,面对新形势,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优势,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效,稳定人心,稳定队伍。”汪名海说。
该公司通过深入开展矿情形势宣传教育,引导职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正视困难、迎接挑战;主动关心爱护职工,为职工排忧解难,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热情;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开展“党建攻关”行动,助力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通过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企业职工队伍保持稳定,干事创业热情持续高涨。
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截至3月底,该公司交出一份逆势上扬的答卷:铜金属产量195.46吨、铁精矿产量6423.14吨,采选成本、营业收入、考核利润等指标全面优于预期。站在安全生产7700天的新起点,石诚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提质扩量增效行动,坚决打赢扭亏为盈攻坚战,为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探索可行路径。”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