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扬帆 以新启航——中铝材料院奋战一季度侧记

2025年04月24日 14:24 23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512861 (2)(1)
中铝材料院6B05汽车板生产线

今年以来,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材料院”)以“全年看首季”的紧迫感、“开局即冲刺”的昂扬姿态,紧紧围绕专业研究院建设的工作主线,明目标、夯举措、凝共识、聚合力,铆足干劲、踏春争先,奏响一季度的“奋进曲”。

规划引领 谋篇布局绘蓝图

2025年是“新中铝”建设的关键之年,中铝材料院也进入“船到中流浪更急”的关键时期。一季度,中铝材料院积极扛起顶层设计、资源统筹、科研创新的主责,坚持规划先行、谋划在前,坚持系统思维和体系化布局,以高质量规划为全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

中铝材料院积极落实中铝集团“3+4+4+4”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专业研究院功能发挥,按照“工作项目化、事项清单化”的原则,建立环环相扣、各负其责的组织领导“责任链”,聚焦重点任务细化分解,形成分类管理、协调推动的“挂图作战”工作机制,以重点任务高效落实带动全年工作质效全面提升。

该公司积极承接中铝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任务,牵头组建15个专项组,作为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全生命周期管控的重要载体。系统开展各领域产品/技术的需求调研、重大专项战略布局与协同攻关、产品质量提升与EVI服务,实现从需求端到研发端到生产端再到市场端的多个主体的高度协同,以更加敏捷高效的组织模式,推动新品研发、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及市场渗透,全方位赋能高端主业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蓄势赋能开新程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2025年,中铝材料院立足科技创新主战场,持续提升专业研究院科技支撑与服务能力,前瞻布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打造科技策源引擎。

聚焦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坚定不移巩固传统优势领域。该公司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轻量化大口径光学铝反射镜制造技术”项目获批立项,在跨学科前沿研究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一季度,该公司新签纵向项目、外部横向项目、院企合作项目等共计30余项,多项合金板材关键性能指标获得突破。

强化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提升创新资源集聚效能。该公司制订先进铝合金技术创新中心2025年工作计划和重点任务清单,持续深化创新链扩容提质;汽车轻量化平台建设稳步推进,认证平台和应用平台如期建成,全面支撑材料认证、市场开拓及构建应用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共建重点客户、重点高校创新平台,相继与一飞院、西飞、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成立航空铝材研制与应用联合技术中心、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及零部件研发联合实验室等,深度融合应用研究与产品研发;轻合金材料多功能熔铸中试平台成功入选2024年重庆市中试平台,彰显科技成果转化有效载体的强大势能;联合华为公司共同推进AI+材料研发的融合探索,积极适应智能技术为材料研发带来的新范式、新机遇、新挑战。

点“智”成金 市场拓维添后劲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中铝材料院不断加大科技创新转化力度,开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品,持续深化院企融合,以“技术+营销”双向赋能,推动产品创新和市场应用紧密结合。

抓好技术推介,全力拓展市场。该公司相关项目组协同中铝铝材销售及生产企业主动破局,开展客户走访维系,强化互信交流,深入了解客户对于产品性能的差异化需求,结合客户特点和行业趋势布局开发更新迭代产品。一季度,该公司线上、线下开展近40家各类主机厂产品调研;汽车铝板通过3家主机厂共8种合金牌号认证,获得国内首个汽车铝板新牌号注册;船板斩获行业头部企业批量订单;3C电子、金属包装、热传输产品分别实现国内、国外客户订单“开门红”。

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成果转化。该公司稳步推进各项工艺研究和新品开发,将客户实际需求转化为产品研发的明确方向和技术创新的攻坚动力;开发出阳极氧化用高纯度镜面铝、3C消费电子产品用高强高表面5XXX铝合金板带材等,有效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品牌整体形象和市场影响力;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强化质量异议问题分析解决、产品对标和改进措施制订,累计解决客户用铝难题30余项。

中铝材料院将始终坚持深谋力作、干在实处,保持冲刺状态,持续攻坚发力,以高水平执行力抓好每一环、走实每一步,以“上下同欲、事争一流”的坚定决心,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