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矿冶“铁军”】矿冶集团矿山所、自动化所:雪域高原上的传承与坚守

2025年04月23日 10:0 29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矿建设   作者:

雪域高原上的矿冶“铁军”,用默默坚守诠释着每一颗初心。雪域高原上的矿冶“铁军”,用挺膺担当展现着每一份责任。寒来暑往,岁月更替。许多矿冶人驻守雪域高原、扎根基层一线,以“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昂扬斗志,为高海拔地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着矿冶力量。

2025年的清明节,青藏高原的寒风裹挟着春雪,海拔4500米的大红柳滩矿山监测项目和选厂自动化项目现场仍是一片繁忙。在“团结 求实 开拓 奉献”的矿冶精神引领下,矿冶集团矿山所与自动化所青年党员卢尧、何斌斌、耿帅等坚守岗位,以特殊方式践行初心使命——在昆仑山腹地的康西瓦烈士陵园,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正在展开。

钢铁脊梁:

海拔4500米的“铁军”担当

矿冶集团项目团队自进驻高原以来,以“缺氧不缺精神”的信念攻克技术难题。矿山所党员突击队队员卢尧、何斌斌连续28天安装调试智能监测系统,在零下20℃环境中搭建起覆盖矿区的“数字神经网”。自动化所青年党员耿帅带领新入职青年邵逸轩、蔡运嘉扎根高原,轮流值守8个月,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保障项目高质量建设。“手指冻得不听使唤,就哈口热气接着干。”这支平均年龄29岁的青年队伍,以奋斗和拼搏确保项目节点如期推进。“铁军”两字,正是对这群用青春丈量雪山的矿冶人的注解。

8
矿山所卢尧、何斌斌在海拔5122m采场平台安装监测设备。

血脉传承:

擦拭墓碑唤醒红色记忆

清明节清晨,矿山所与自动化所的三名党员与两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凛冽寒风中走向喀喇昆仑高原的康西瓦烈士陵园。这里是中国军人的精神高地,是全军海拔最高(4200米)的烈士陵园。这座安葬着112名为捍卫祖国和领土完整而牺牲的革命烈士陵园,墓碑上的五角星在高原阳光下熠熠生辉。他们一同向革命英烈敬献花篮,用冻僵的手指为每座墓碑擦拭,在海拔4280米处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与呼啸山风交响成新时代奋斗强音。

9
矿冶“铁军”向革命英烈鞠躬致敬。

“铁军”不是冰冷的钢铁,而是有温度的灵魂,他们既是技术攻坚的突击队,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以钢铁意志扎根本职,以赤诚之心致敬历史,在雪域高原共同竖起新时代产业报国者的精神丰碑,正是对矿冶“铁军”生动的注解。

昆仑山的风依旧呼啸,但矿冶人的脚步愈发坚定。他们正以现代科技重塑矿山筋骨,用红色血脉铸就“铁军”之魂,在这生命的禁区内,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续写着属于矿冶奋斗者的壮美诗篇。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