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轴”为笔 绘就铜箔匠心画卷——记铜冠铜箔公司先进人物夏刚
2025年04月21日 10:25 16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先锋人物 作者: 何亮 杨雨婷
每天清晨7时,在安徽铜冠铜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冠铜箔公司”)表面处理车间,总有一个身影在晨光熹微中准时出现,穿梭于精密的设备之间。他,就是铜箔五六工场表面处理工段的“轴心”人物——夏刚。
严守底线 “轴”立工作高标尺
走进夏刚的办公室,一排排装订整齐的记录本格外醒目。翻开这些“工业日记”,设备点检记录翔实,字迹工整。
“在我们工段,‘差不多’就是‘差很多’。”徒弟谢杨骏至今仍清晰记得师傅夏刚第一次带他巡检时说的这句话。夏刚曾有过因设备点检不仔细而吃亏的经历。从此,只要遇到品质问题,他就没日没夜地趴在处理机上,对14个电解槽、80多根导辊逐一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夏刚还将车间的安全知识、操作标准和规程、设备维护保养知识,以及自己多年的现场实践经验,配上生动的图片说明,精心制作成PPT,放置在作业现场,确保人人都能看到、知晓、掌握。
守正创新 “轴”铸设备“金名片”
工作中的夏刚,常常“自找苦吃”。2018年,铜箔表面残铜问题“大爆发”,8台处理机同时“罢工”,生产陷入困境。追根溯源,是当时所有的辊系设备都没有统一的使用参数和研磨系数。
为了实现对辊子的精细化管理,夏刚为每根辊子量身定制一张专属“金名片”。8台处理机有近900根辊子,夏刚每天扎根在生产现场,与设备为伴,一个槽子接着一个槽子,一根辊子接着一根辊子地记录。6个月的时间,近900张“金名片”终于制作完成,上面详细记录着辊子的运转位置、研磨包胶次数等关键信息。这些琐碎的数据为预防性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夏刚深知,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至关重要。他进一步将辊子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完整记录下来,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精准地找出辊子的最佳使用阶段和报废阶段。凭借着这份执着和专注,他从8条问题生产线中梳理出一套标准化管理体系,将30%的残铜率降至12%。
勇克难题,“轴”攀技术新巅峰
2024年,在铜冠铜箔公司进军高端铜箔市场的关键期,夏刚临危受命,投身HVLP铜箔增产工作。由于HVLP铜箔的极低粗糙度特性,相比其他铜箔产品更容易打滑,引起箔面起折,导致成品率一直停滞不前。为破解这一难题,夏刚又展现出他的“轴”劲,夜以继日驻守在生产一线,不断对比数据,不放过任何细微线索。他带领团队从辊子更换、皮带调整、张力控制到程序优化,一步步啃下这块“硬骨头”。
“铜箔生产容不得半点将就,我们要用数据说话。”在解决处理机的同步性控制问题中,面对传输辊近0.03毫米的偏差范围,夏刚再次带领团队对100多根辊子进行上百次数据校准,并依靠部件更换和程序优化实现技术突破。最终,HVLP铜箔成品率大幅提升,2024年产量较2023年翻了一番。
(何亮 杨雨婷)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