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钨钼产业月度景气指数报告(2025年3月)
2025年04月15日 15:17 68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华体会体育 作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钨钼行业景气指数
中国钨钼产业景气信号灯
中国钨钼产业月度景气指数趋势图
中国钨钼产业月度景气指数监测结果显示,2025年3月,中国钨钼产业景气指数为25.1,较2月下降2.2个百分点,处于“正常”区间;先行合成指数为42.3,较2月上升1.5个百分点。最近13个月中国钨钼产业月度景气指数见下表。
景气指数较2月有所下降
2025年3月,中国钨钼产业月度景气指数为25.1,较2月下降2.2个百分点,处于“正常”区间,变化趋势见图1。
由中国钨钼产业月度景气信号灯(见图2)可见,3月构成钨钼产业景气指数的9个指标均处于“正常”区间。
先行合成指数略有上升
2025年3月,钨钼产业景气先行合成指数为42.3,较2月上升1.5个百分点。先行合成指数的6个具体指标均位于“正常”区间。先行合成指数保持稳定,预示着短期内钨钼产业经济运行态势相对平稳,行业发展趋势未出现明显变化。
分项指标分析
一是钨钼价格指数有所下降。钨钼价格指数为19.8,较2月有所下降。这一变化反映出钨钼市场需求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市场活跃度有所降低,企业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二是M2(货币供应量)小幅上升。货币供应量指数为50.6,较2月增加7.0个百分点,基本保持平稳,未出现大幅波动,显示货币政策环境对铜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稳定,产业发展的货币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是钨钼产品出口略有上升。钨钼出口额指数上升至10.0,较2月回升2.2个百分点,显示外部市场需求有所扩大。这对钨钼产业来说是一个积极因素,有利于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促进产业的发展。
四是钨钼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落。钨钼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为23.2,较2月下降1.7个百分点,表明投资活动有所减缓。投资的减少可能会影响到产业的后续发展能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能扩张等方面的投入可能会相应减少,需关注这一趋势对产业长期发展的影响。
五是硬质合金指数及粗钢产量指数均出现下降。3月,硬质合金指数微降至12.2,较2月下降0.4个百分点;粗钢产量指数下降至52.2,较2月下降11.8个百分点。粗钢产量指数出现下降主要受房地产市场疲弱所致。房地产行业是粗钢的重要下游需求领域,近年来,房地产业仍较为低迷,新开工指标可能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降幅,对粗钢的需求减少。
六是钨钼生产指数大幅下降。钨钼生产指数为-35.5,较2月下降15.4个百分点,显示出生产活动明显减缓。这可能是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原材料供应问题或企业自身生产策略调整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生产活动的减缓可能会影响到产业的整体供应和企业的营收。
七是钨钼行业效益明显下降。钨钼主营业务收入指数下降至39.5,较2月下降29.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指数下降至-6.0,较2月大幅下降14.5个百分点。这反映出钨钼产业的市场需求增长乏力,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等压力,盈利水平明显降低,产业发展面临一定挑战。
综上所述,在国民经济继续延续稳定发展态势前提下,预计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钨钼产业月度景气指数仍可能保持在“正常”区间运行,但需密切关注各分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市场需求的波动、投资的减少以及行业效益的下降等问题需引起重视,企业应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以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张念 执笔)
附注:
1.钨钼产业景气先行合成指标(简称“先行指数”)用于判断钨钼产业经济运行的近期变化趋势。该指数由以下6项指标构成:钨钼价格、M2、钨钼出口额、钨钼固定资产投资额、硬质合金产量、粗钢产量。
2.钨钼产业一致合成指标(简称“一致指数”)反映当前钨钼产业经济的运行状况。该指数由以下3项指标构成:生产、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
3.钨钼产业滞后合成指标(简称“滞后指数”)与一致指标一起主要用来监测经济变动的趋势,起到事后验证的作用。该指数由以下3项指标构成:产成品余额、流动资产余额、应收账款。
4.综合景气指数反映当前钨钼产业发展景气程度。景气灯号图把钨钼产业经济运行状态分为5个级别,“红灯”表示经济过热,“黄灯”表示经济偏热,“绿灯”表示经济运行正常,“浅蓝灯”表示经济偏冷,“蓝灯”表示经济过冷。对单项指标灯号赋予不同的权重,将其汇总而成的综合景气指数也同样由5个灯区显示。
综合景气指数由9项指标构成,即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的构成指标。
5.编制指数所用各项指标均经过季节调整,已剔除季节因素。
6.每月都将对以前的月度景气指数进行修订。当时间序列加入最新的一个月的数据后,以往月度景气指数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是模型自动修正的结果。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