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关键引擎

2025年03月04日 9:35 113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在当今竞争激烈、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格局中,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高效生产与创新发展,成为摆在每一位企业员工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从国家电投集团铝电公司职代会到国家电投集团铝电公司宁东分公司(以下简称“宁东分公司”)职代会,“执行力”一词被频繁提及。执行力建设,已然成为公司生产经营发展的核心所在。抓住了执行力就如同牵住了发展的“牛鼻子”,能够有力地推动公司向着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稳步迈进,加速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创新型铝企业的宏伟目标。

提升执行力,首要之举在于从思想根源上实现彻底转变。无论是管理岗位人员,还是一线普通员工,都必须牢固树立积极主动、勇于担当的工作态度。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这种意识的培养绝非可有可无,而是至关重要。宁东分公司在一次安全“大家谈”活动中,播放了一段某电解铝企业因员工未及时调整电流参数,导致电解槽温度失控,最终造成直接损失超千万元的案例视频。事后深入分析发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并非技术层面存在缺陷,而是员工的责任意识极为淡薄。针对这一问题,该企业迅速采取措施,通过制订“岗位责任清单”明确操作规范,并推行“安全积分制”,将个人行为与绩效奖金紧密挂钩,短短3个月内,违规操作减少了70%。这一案例有力地证明了执行力的提升关键在于思想态度的根本转变。只有让员工从“要我干”主动转变为“我要干”,才能真正筑牢行动的根基,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学有效的行动措施是确保执行力落实的关键。电解铝作为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其执行力的提升离不开坚实的技术支撑。当下,通过应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平台,实现了“人机协同”的高效运作模式。目前,“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已经逐步渗透至班组管理的各个环节,为班组建设“强基创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并且与“三基”建设实现了有机融合。宁东分公司更是积极引入了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和技术。例如,引进六西格玛管理优化生产流程,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实现了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产品质量的显著提升。以电解槽的精细化管理为例,通过精确控制电解温度、电流强度等关键参数,不仅可以显著提高铝的产量和质量,还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建立健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提升执行力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而有效的约束机制则能够规范员工的行为,防止违规操作和安全意识淡薄等现象的发生。在激励机制方面,设立生产标兵、安全之星等多种激励机制,对在生产经营中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公开表彰和奖励,同时通过合理的薪酬调整、畅通的晋升通道、丰富的教育培训机会等方式,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优厚的福利待遇,让员工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中。在约束机制方面,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对违章行为和安全意识淡薄者予以严厉惩处。此外,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强化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监督力度,确保制度和措施能够落地见效,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企业内部的良好氛围,是提升执行力的重要基础。国家电投铝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凤友在公司职代会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营造“干字当头、实字为本、快字为要”的良好氛围,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凝聚起强大合力。“干字当头”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只有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推动企业发展。“实字为本”强调员工在工作中要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和隐瞒问题的行为,只有以实在的态度对待工作,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快字为要”则要求员工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加快节奏,坚决杜绝拖延和磨蹭。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员工在工作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企业文化,从而全面提升公司的执行力。

总之,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中,执行力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来,随着智能替代与绿色转型的加速推进,行业竞争将愈发体现为执行力的比拼。全体干部员工唯有将“干字当头、实字为本、快字为要”深深融入基因,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公司上下齐心协力,持续加强执行力建设,就一定能够实现从“知”到“行”的跨越,从“规划图”到“实景图”的落地,早日达成建设国内一流创新型铝企业的宏伟目标。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