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情绪回暖 沪铜价格重心持续上移
2025年03月03日 10:37 154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华体会体育 作者: 李振宇
沪铜与美国通胀预期走势
近期,全球宏观环境呈现出积极转变的态势,为铜价上行奠定了坚实基础。DeepSeek概念的爆火,引发了国内资产价值重估,显著提振了企业与投资者信心,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海外市场进入降息周期,进一步营造了宽松的金融环境。同时,俄乌冲突出现转机,俄美两国的会谈有望加速冲突的结束,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大幅降低。
从基本面来看,尽管今年内矿端供应有望改善,但现阶段仍处于较为紧缺的状态,过低的冶炼费正导致国内冶炼企业减产预期不断攀升。需求端,受电气化转型和数字化基建等趋势的推动,铜消费的长期增长路径清晰可见,供需面呈现紧平衡格局。铜价有望再度开启上行新周期,若后续海外各国降息步伐加快,国内经济持续回暖,铜价可能加速上涨。
尽管1月份的美国CPI数据全线超出预期,引发部分投资者对美国通胀反弹的担忧,但在美国内部政治与经济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市场主流观点仍认为美联储走向宽松的趋势不会改变,二季度降息概率正稳步攀升。此外,特朗普关于尽快结束俄乌冲突的承诺正逐步实现,美国官员已与俄罗斯官员就结束冲突展开会谈,联合国安理会也已通过涉乌决议,地缘政治环境有望在上半年得到改善。一旦俄乌冲突结束,战后重建工作将全面展开,有色金属的消费需求预计将迎来显著增长,这对铜市场无疑是重大利好。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经济复苏始终是有色金属市场关注的焦点。DeepSeek概念的兴起促使中国资产重新估值,吸引海外资金大量回流。与此同时,3月份全国两会的召开也将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一系列利好政策有望有效提振中国经济,进而推动铜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长。
目前,国内为遏制冶炼产能,收紧了新建铜冶炼厂的相关规定。然而,这并未缓解现阶段铜矿供应紧缺的局面,铜现货冶炼费再度下滑至零轴以下。与2024年3月相比,当前,长单和现货的冶炼费过低,进一步增强了短期精炼铜减产的预期。从中长期来看,过去10年,铜矿资本开支不足,导致新建矿山数量减少;老矿品位逐渐下降,开采成本不断攀升。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未来10年内的铜矿供给增速。但随着2024年众多项目的持续投产及老矿山的复工复产,短期增量将在2025年逐步显现。例如,刚果(金)的Kamoa-Kakula铜矿、俄罗斯的Malmyzh铜矿、蒙古国的OyuTolgoi铜矿、秘鲁的Chalcobamba铜矿和Toromocho铜矿等都有望实现产量增长,预计2025年矿端供应增速将提升至3%,相较2024年1.8%的增速明显提高。
从供应端来看,铜矿年内偏紧状况有望得到改善,但长期紧缺格局仍将持续。
从需求端来看,铜在全球经济中的关键地位正经历重新定义,长期消费增长路径清晰可见。短期内,由于国内建筑行业消费收缩,新能源行业对铜消费增长的边际贡献下降,以及电网行业以“铝代铜”现象的影响,2024年,国内铜消费增速下降至2.5%左右,海外市场则因高利率环境的压制,消费增速放缓至1%左右。
近期,我国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有望推动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回暖。在消费领域,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以旧换新政策已稳步落地实施,这些举措将有力拉动消费增长。同时,数据中心建设热潮正在兴起,作为新增长点,其对铜需求的拉动作用愈发显著。电网行业凭借其稳定的发展态势,持续发挥着铜需求的托底作用。在海外,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和特朗普宽松财政政策的实施,需求也将逐步恢复。预计2025年铜消费增速有望达到3.4%,需求增速将高于供应增速,这为铜价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当前,铜供应端偏紧,后续增量有望逐步兑现,但消费端则因能源转型和数字化建设的持续推进,长期保持旺盛态势,2025年需求增速高于供应增速。随着海外和国内宏观氛围逐步回暖,市场对铜价的修复尚未完全体现,短期内市场做多情绪或将继续升温。
(作者单位:大有期货)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