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短期牛市不会结束
2025年02月11日 14:10 213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华体会体育 作者: 程小勇
COMEX黄金价格走势与SPDR黄金持有量
2024年黄金价格和美债利率走势
春节期间,随着特朗普政府新关税政策落地,欧美股市冲高回落,亚太股市和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但是黄金价格大幅上涨。
受美国关税政策、美联储货币政策和全球债务问题等因素影响,未来,风险资产可能再次经历剧烈波动,避险资产将继续受到市场青睐,黄金值得继续配置。此外,规避风险和“去美元化”两大底层逻辑更加稳固,黄金牛市短期不会结束。
避险情绪增加推升国际金价
春节期间,美元指数冲高回落,对黄金价格的压制作用较弱。美元走强,一方面,是受海外避险情绪影响,尤其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引发市场担忧,有“恐慌指数”之称的VIX指数大幅反弹;另一方面,是美国经济好于预期,导致美元继续升值。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环比增长2.3%,低于去年三季度的3.1%,但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环比增长4.2%。
黄金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市场避险情绪增加。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正式开启新一轮“关税战”。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长期主导市场情绪走向,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一是特朗普多次提到用关税增加联邦预算,这需要对更多经济体征收更高的关税;二是特朗普警告制造业企业需要迁回美国,只有永久性关税政策颁布后,才能实现制造业回流;三是特朗普并不认为加征关税会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会继续挥舞关税“大棒”。
美联储暂停降息
并非货币政策转向
美元实际利率下降,促使黄金投资需求回升。2月初,衡量美元实际利率的10年期TIPS收益率一度降至2.09%,此前曾触及2.34%的高位,去年同期为1.9%。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黄金持有量升至865.63吨。
从货币政策来看,1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暂停降息并非货币政策转向,而是进入政策观察期。1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保持在4.25%~4.5%不变,这是去年美联储启动此轮降息周期以来首次暂停降息。此次暂停降息完全在市场意料之中。1月份,美联储利率声明删除了劳动力市场供需偏宽松和失业率有所上升的说法,改成“近几个月失业率稳定在低位,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稳健”。
但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提到,1月份,美联储利率声明中删除“通胀”表述并不意味着通胀再次上升,美联储的政策利率显著高于中性利率,这意味着美联储再次降息前需要看到更多的数据指引,目前处于观察期。
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减弱。经通胀调整后的去年四季度美国实际GDP按年率计算环比增长2.3%,不及预期的2.6%,也低于去年三季度的3.1%。2024年,美国GDP增速为2.8%,略低于2023年的2.9%。去年四季度,美国PCE环比增长4.2%,高于预期的3.2%,也高于前值的3.7%。
从收入和储蓄率来看,PCE很难维持强劲势头。数据显示,美国去年12月个人收入环比增长0.4%,与预期持平,实际可支配收入连续第二个月几乎没有增长,这可能会使更多消费者动用储蓄去消费,而去年12月储蓄率已降至3.8%,达到近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去年12月PCE表现强劲,很大可能是消费者试图在价格上涨之前囤积商品,其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担心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黄金需求强劲
投资需求发力和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促使黄金加速流向美国,而伦敦现货市场黄金供应紧张也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涨。出于对特朗普可能对美国进口黄金加征关税的担忧,黄金市场参与者正在加速将现货黄金从伦敦运送至纽约的COMEX黄金仓库。纽约COMEX黄金每日现货交付量在1月底激增,伦敦现货黄金市场的黄金租赁利率同样攀升至2008年以来新高。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从英格兰银行金库提取黄金的等待时间已从原来的不到1周延长到4~8周。
此外,黄金的货币属性发力,央行购金活动强劲。相较比特币,黄金更能对冲美元走弱和全球货币体系重构带来的信用风险。据高盛估算,去年11月,全球央行及机构在伦敦场外交易市场的黄金买盘达到117吨,远高于此前预期的46吨。此外,中美两国科技层面的博弈可能加速全球“去美元化”。
综上所述,由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仍存不确定性,市场避险买盘大增,黄金价格持续上涨。美联储暂停降息并非货币政策转向,只是进入观察期。从短期来看,美国黄金抢进口效应、全球加速“去美元化”和央行购金行为都为黄金价格带来强力支撑。投资者可以继续配置黄金,并通过芝商所COMEX黄金每周期权和上期所黄金期货、期权来对冲风险。
(作者单位:广州金控期货)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