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的生态卫士——记江西省地质局第四大队生态文明院

2025年02月05日 10:46 119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矿建设   作者:

江西省地质局第四大队生态文明院(以下简称“生态文明院”)成立于2021年10月,是一支以中青年队员为主、以地质技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团队。他们以“守护绿水青山、做坚定生态卫士”为己任,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贡献地质智慧和力量。

地灾防治显担当

生态文明院承担着江西省萍乡市36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约3000余平方千米的建设、维护、监测工作,为地灾防治、防汛救灾应急调查、科普宣传提供高水平专业化技术保障。

2024年6月,强暴雨来袭,萍乡市湘东区G319国道白竺路段、安源区225省道等地相继出现路基塌方、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险情,严重影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生态文明院地灾应急突击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助应急处置、排险工作。“暴雨冲击下,虽然有的地方看上去还完好无损,实际上可能暗潮涌动,随时有发生险情的可能。”该院副院长韦文健仔细勘查塌陷现场,查找隐匿的灾害点,引导群众做好应急防范。

防汛期间,生态文明院抽调技术骨干组建3个技术小组,配备无人机、越野车、监测预警仪器等,与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深入萍乡市各县(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防范区开展勘验,参与现场调查,分析地质特征和发展趋势,为抢险抢修提出意见建议,扎实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2024年,生态文明院共开展地质灾害核查、巡查、排查420处,汛期应急调查15处,地质灾害科普宣传与培训6场,协助处理路基塌方、滑坡等重点灾情3处,以地质力量守护一方平安。

创新发展求突破

生态文明院结合技术力量优势,打破传统专业壁垒,积极探索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在农业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找到新的突破口。2022年,生态文明院初涉环境保护领域,相继完成地块场地污染调查、环境监测与治理设计等项目;2023年,首次承接萍乡市莲花县、上栗县第三次土壤普查表层样外业调查的任务。

外业调查是土壤普查工作的核心环节,涉及土壤学、地质学、植物学等多领域,要在每个预设样点完成表层土壤基本信息调查、成土环境信息调查、土壤样品采集、照相取图、数据保存和现场上传提交等工作,需要扎实的专业技术、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充沛的体力体能。

生态文明院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参加表层采样技术专题培训,掌握外业调查采样技术及要求、调查采样APP使用方法、外业质量控制流程等,为项目实施做好充分准备。队员们天刚亮就整理行装出发,午餐基本是在取样点“野餐”,晚上整理土样、分装、编录信息、讨论问题、总结经验,共完成了372个耕地、92个园地、60个林地、8个草地共计520个点的采样工作。

该项目告捷后,生态文明院又承接了实施萍乡市第三次土壤普查成果汇总、莲花县撂荒耕地情况调整摸底整治等多个项目,持续为乡村全面振兴助力赋能。

拓宽服务展作为

近年来,生态文明院积极探索生态修复治理服务模式,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链条不断延伸,先后实施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废弃矿山和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及自评估等一批项目。

2024年12月,生态文明院的技术人员正在进行严谨的专项调查和地形测量,为萍乡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编制方案。该院总工程师刘秀明表示:“这个项目是国家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将用3年的时间从源头上系统性地对废弃矿山进行治理,总面积达472.96公顷。作为勘查设计单位,我们必须尽全力保障每个环节的顺利完成,提供高度精准的技术支撑服务。”

对此,该院成立工作专班,派出技术人员分成两组开展实地踏勘,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有序推进。该院地质工程师胡祥猛说:“修复本着‘一矿一策’的原则,结合周边环境要素,量身定做修复方案。看到曾经饱受开采之苦的土地即将恢复勃勃生机,我觉得我们的工作更有意义了。”

谈及今后的工作,该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刘建波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不断提升地质技术服务质量,在做精公益地质职能上‘出彩’,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上‘出众’,让青山含笑、绿水流歌的美丽画卷照进现实。”

责任编辑:王彦明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