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做得好不好 业主说了算
——十二冶华中铜项目创新管理侧记
2018年05月24日 10:59 949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任君芳 秦伟 杜倩
每天早上7点半,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华中铜项目部门前的音箱准时响起,项目部员工每人领取一张写有“作业人员、作业时间、作业过程主要风险、具体防范措施”的“安全作业小纸条”,在“早安中铝”的音乐声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安全作业小纸条”是该项目部从小处着眼,注重细节,创新管理的举措之一。
项目做得好不好 业主说了算
“项目做得好不好,业主说了算。”对于十二冶人来说,业主的认可和赞赏是最珍贵的回报。
华中铜业二期工程是湖北省和中铝集团的重点项目。中铝集团及湖北省、黄石市领导多次到工地考察,要求将该工程“打造成中铝企业在中部地区的亮点工程和老工业基地黄石市工业转型发展标志性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30600平方米,十二冶的施工任务主要为备料车间、水平连铸及板带二车间钢结构厂房建设,这是华中铜业与十二冶的第二次合作。
项目开工建设至今8个月,十二冶项目部备受业主赞赏。
今年年初,十二冶项目部收到业主方的一封表扬信,信中写道:“贵公司承建的中铝华中铜高精度铜箔二期水平连铸机厂房工程,在贵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下,设计、监理、地勘、有色质监站通力合作,以敢于应对挑战、敢于创新、务实管理的作风,实现了文明施工、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三同步,在参与建设的三支央企施工队伍中,工期节点达标率保持前位,质量检验一次通过率100%……”
在表扬信中,业主对十二冶克服困难,创新管理的做法高度肯定:“工程开工后,贵公司项目部全体人员面对连绵阴雨、工期紧、资金短缺、地质结构复杂、原材料调价等不利因素,坚持高点起步,高品质管理,按照中铝集团强基固本的要求,从文明施工,环保理念入手,在工期节点细化,现场文明施工网络化,管理手段人性化,施工区域硬洁化,办公区域美亮化上,让市民领略到中铝世界500强企业的新名片。”
“特别是二期主厂房桩基工程,既要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抢晴天、战雨天,攻克溶洞、溶槽、流沙、暗河等多变的地质结构,又要使用多套高端机械共同发力入岩成桩,保证质量和现场文明。”
“贵公司领导多次深入现场参与克难攻坚的决策指导,把一天一督导,一事一拍板,解决难题不过夜的作法贯穿其中。鼓励员工放手试,大胆干,以“快优强”的优势拼出十二冶人的精神。项目部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领导同作业班组工人二十四小时轮番现场值守,零距离指挥,使工程进度一快再快。”
黄石市新闻频道对十二冶作了专题报道。“十二冶是一支能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队伍,我们为有这样的合作单位感到高兴!”在节目中,中铝集团华中铜项目副总指挥长马先应对十二冶项目部给予高度评价。
解决难题不过夜
克服困难保节点
“对华中铜项目,各部门必须坚持解决难题不过夜的精神和态度。”这是周例会上,十二冶中南分公司总经理董建伟常挂在嘴边的话。
十二冶各级领导班子对该项目高度重视,中南分公司明确了推进项目完成时间的节点目标,以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分公司总经理每天都要详细查看华中铜项目的日进度情况,深入项目推进工程建设,并针对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板带车间顺利实现钢结构BCD跨屋面内板的铺设,不仅完成了业主要求的4·30节点目标,也为下道工序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回顾项目建设的关键节点,项目执行经理王国东难掩内心的激动。
“踏进现场便是红泥地,晴天一块铜,雨天一包脓。”王国东用他自己特有的幽默形容了工程建设面临的复杂自然环境。
“晴天抢着干、雨天巧妙干、晚上挑灯干、假日加班干。”面对这种环境,项目部因地制宜,针对施工节点制定施工计划,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克服了施工环境泥泞、材料供应不及时、人员紧缺等不利因素,紧盯节点目标不松劲,以24小时不间断地施工完成了每个节点。
技术创新抢工期
服务业主创效益
工期缩短60天,为业主节省资金成本500万元。这是项目部通过大胆创新与尝试、破解技术难题取得的成果。
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多次遇到溶洞、溶槽、流沙、暗河等情况,加之阴雨天气较多,使得板带二车间主厂房基础桩基施工举步维艰。
“前期桩基施工我们按照设计要求,采用的是机械冲孔桩施工,使用多套高端的机械,共同发力,争分夺秒,入岩成桩,但是它工期长、存在环保风险,远远满足不了业主的要求。”分公司生产经理毛雷博介绍说。
采用哪种施工方案能够实现既节省工期又环保的效果?一道技术难关摆在面前。
项目部技术小组在反复分析地勘资料后,找设计勘察企业,跑业主和监理沟通,并征询了专家意见后,对提出的几套桩基施工方案进行了大胆尝试。
屡试屡败,屡败屡试。
王国东每天蹲在桩基旁,饿了就吃桶泡面,困了就抽根烟。
失败后,大家都心急如焚,情绪低落,一度出现机组人员退场的突发情况,王国东第一时间走进工棚,谈心谈话,安抚情绪,鼓舞士气。
“当时的情况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短短两个月,王国东经理瘦了15斤!”技术负责人汤文东在提起这段辛酸的过程时,不由地笑着用手拭干眼泪。
敢于创新与尝试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经过项目技术小组的不断努力,项目部针对桩基成孔中地下水位高、暗河水流大的特点,提出的用水泥喷粉桩做护壁、用旋挖机导孔钢护筒支护两套方案得到了业主、监理等一致认同,经尝试一举成功。
安全小纸条
——小处着手,防患于未然
“每天进场前签字领取后,仔细看一遍,再听着操场喇叭播放的安全音乐,作业时就会大大提高工作的警觉性和安全意识。”从事钢筋工的老张说。
一张A4纸一半大的小卡片记录着七八项内容,并且每个工种的卡片内容都不同。为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项目部要求员工每天熟记安全小纸条的内容。开工建设以来,向现场作业人员发放安全小纸条4200多次,完成危险源辨识109条,一张安全小纸条有了大作为。
项目开工以来,严格按照强基固本行动总体要求,决战决胜安全环保质量“最后一公里”。由于该项目属于板带车间施工,对安全环保要求很高,为此,项目部在安全环保管理上采取“三步走”。首先是各班组进行自查,检查作业人员是否正确穿戴和使用防护用品用具等,并在班前会上分析当天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技术员和安全员则根据班组长分析的情况对现场再次巡查,对班组提出的风险进行纠偏和补充,汇总后把当天各工种作业危险源数目及相对应的防范措施写在小纸条上,发放到每位作业人员手中。
为确保风险辨识不走过场,项目部要求作业人员结合工作进行理解和熟记,并组织考试,合格后才可上岗作业。为了更加深刻教育作业人员安全作业,项目部在操场前安装了音箱,每天坚持在施工前,播放“早安中铝”,同时将“中铝十条禁令、三规两必、七步法、八必须”等内容制作成音频进行播放。一点一滴抓好安全工作,在摸索和创新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项目部在落实安全交底工作标准化上采取的班组自查、现场纠偏和补漏、风险辨识“三步走”方案,有效增强了全员安全意识,提高了风险辨识能力,为分公司抓好安全环保质量“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供了经验,更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认可。
“每一项活动的开展,一步步使我们的安全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让安全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见到实效。”项目安全负责人刘长青对安全管理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
责任编辑:郭沛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