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宗商品周期走到哪了?中国将是关键因素
2017年06月23日 10:20 1762次浏览 来源: 凤凰国际 分类: 华体会体育
最近,麦格理集团旗下经济学家越来越悲观了。
澳大利亚麦格理集团发布了最新《全球宏观前景》报告。该集团在报告中警告投资者,全球经济近期出现的“协调”增长已经触顶,其影响将波及全球所有类别的资产。
报告显示,麦格理非常不看好大宗商品行业的发展,并警告投资者,支撑大宗商品行业发展的动力在不断减少。此外,麦格理补充道,工业复苏周期已经成熟,全球经济发展动力越来越少。因此,投资者不用再寄翼于全球经济能够加速发展及全球通胀处于健康水平,这种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将是导致全球经济放缓的一个关键因素。
2016年,中国政府实施推动(货币)流通政策。随后,中国政府改变其货币政策,采取紧缩政策。制造链企业因而进入去库存周期。虽然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势头依旧十分强劲,但是,紧缩的(货币)政策预计也将导致该行业发展放缓。必须澄清的是,尽管全球工业发展已经触顶,未来几个月的潜在需求依然旺盛。
与此同时,麦格理集团发出警告,市场行情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现过好,因此难以持久,其表现就是,多数大宗商品的交易都在成本曲线外进行。从周期性角度来看,这就意味着即便生产该商品的原材料处于紧缺状态,投资者也应当力求稳妥。但是一旦通货再膨胀退潮,投资者就有机会识别哪一种商品的原材料供应更为稳定,然后着手挑选“长期赢家”。
因此,就必须再一次提到近年来几乎只在中国出现的信贷脉冲和通货再膨胀周期。
那么,从商品周期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什么?
麦格理集团认为,出现信贷脉冲和通货再膨胀周期的现象,就意味着先有需求,再有供应,且产品的供应过程相对滞后。而这种供需现象的诱发因子便是价格。
2017年,这种现象似乎将再度出现。2017年,对于2016年在成本曲线外交易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将在市场崩溃前迎来最强劲的供应反应;而对于2016年在成本曲线内交易的投资者来说,供应大体上将出现下降。只需几个月,投资者就能发现大宗商品供给侧的灵活程度。
以下是麦格理大宗商品团队的深入观察:
展望未来,主要的投资对象仍是供给侧存在结构性压力的领域。
这可能是那些目前的定价过低而不能持续的领域,或者资本支出不足的领域,抑或是过度依赖单一国家供应的领域。
对于金属和大宗商品来说,未来几个月要密切关注的是中国的建筑活动。
目前,虽然由于下游行业难以消化过剩供应,导致中国的热轧钢卷利润率为负,但钢筋的利润率却表现强劲,同时交易商长期持有的产品库存正在迅速减少。
这表明建筑活动仍很活跃。
然而,由于房地产价格受限,而且只有三线城市(大部分城市的库存都很高)销售强劲,我们预计新开工房屋建设和房地产的固定资产投资会出现疲软迹象。
有鉴于此,我们预计钢铁价格将进一步下滑。
在经历了今年早些时候的兴奋过后,铁矿石将恢复“抛售”模式,预计铁矿石或跌至50美元/吨。
我们还预计冶金煤和锰将下跌至年底。
在中国进行结构性改革之际,全球产能过剩的高峰期已经过去,钢铁的利润率应该会有所改善。
长期来看,由于可能供应减少,风险溢价高于长期均衡价格,冶金煤是最看好的商品。
2017年迄今为止,黄金的外部环境一直喜忧参半。
美国经济的表现一直令人失望,但市场对美联储的利率预期保持稳定。
美元下跌,但这主要是由于欧元走高。
美国的政治风险有所上升,但在欧洲却有所下降。
这意味着投资者对投资黄金兴趣相对不大,黄金上涨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实物需求达到平衡。
但投资者不会长期不进入黄金市场。短期来看,由于美联储将提高利率,我们持谨慎态度;长期来看,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已接近增长上限,潜在增长率很低,长期收益率的顶峰将远低于市场预期。
这些因素将在下半年利好黄金。
对于能源市场,目前的供应状况为价格在基本面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从欧佩克减产到锂矿开采项目推迟,再到美国的天然气供应增长放缓,这些都导致能源市场的供应低于一年前的水平。
这使我们在短期内看好潜在的价格表现。
此外,在工业生产出现较快增长后,能源需求也将上升。
不过,在我们看来,在能源市场的许多领域里,我们过于依赖政府的政策。
这通常是需求方面的问题,但也有供应方面的问题。
不能严格执行欧佩克的减产协议仍是原油市场的一大风险。没有证据表明,哈萨克斯坦宣布的铀矿减产计划已被取消。虽然中国政府目前还会让“全球热能煤市场”下行,但我们不认为这种情况会永远持续下去。
此外,供应方面的反应正在到来。
在石油方面,如果美国在2017年实现我们预期的150万桶/天出口增长,我们可能会看到全球市场供过于求,到2018年中期将接近过剩200万桶/天。
下半年,美国的天然气产量增长也将再次加速,而澳大利亚的锂产量今年将增长一倍。
因此,在短期上涨后,我们对2018年的能源价格走势更加谨慎。
麦格理最后总结道: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整体大宗商品市场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中国建筑业目前表现强劲,但接下来将走低,因此我们将避开与中国建筑业高度相关的大宗商品。
这意味着铁矿石、冶金煤和锰的价格将进一步承压。
相比之下,由于市场的注意力从健康的通货再膨胀重新转向潜在的通货紧缩压力,在未来几个月里,我们预计黄金和白银将会上涨。
我们还认为,市场普遍对承受农产品市场的风险过于乐观,我们认为该市场的风险/报酬呈上行趋势。
我们也会考虑选择中国政府即将削减产能的大宗商品进行投资。
在这方面,铝已经被广泛讨论,但我们也会关注不锈钢、氮和氧化铝,因为它们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供给侧改革的领域。
从长远来看,我们喜欢投资铜、白银、黄金、铬矿,最后是原油。
我们还认为,铀和钾碱在经历了艰难的几年后,可能将迎来长期上行。
责任编辑:李铮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