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国建筑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水平
2017年03月15日 9:2 3570次浏览 来源: 中国建设报 分类: 建设工程 作者: 陈华元
“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超过四成,新建建筑执行标准能效要求比‘十二五’期末提高20%,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这是我国《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要求。
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将绿色发展理念应用于建筑全生命周期,提升建筑工程从材料与构件生产、规划与设计、建造与运输、运行与维护直到拆除与处理各专业、各领域、各环节相互支持、协同配合的绿色发展水平。
绿色建筑发展较早的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均建立了较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其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均为强制性认证标准,且政府还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支持、政府投资等多种形式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进行扶持,并通过带头建设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有效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当前,我国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工艺体系、政策举措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生产、材料开发、拆除回收等各环节是割裂开来的,没有形成一套相互支撑、协同配合的工作体系,导致我国建筑绿色发展标准过低、效率不高、应用不广泛,建筑业绿色发展存在着标准不高、导向性不强、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如何提高我国建筑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水平,提出如下建议:
完善激励政策体系。加强对省级地方绿色建筑发展总量和激励政策的总体把握,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把绿色发展要求纳入城市规划,注重向社会大众推广绿色建筑。
提高绿色设计标准。提高海绵城市设计、绿色景观设计、绿色生态技术设计、新能源设计、可再生技术引用等方面的设计意识和能力,实现可持续性建筑,提高建筑的综合设计效益,让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装配式施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提高建筑设计和建设水平,积极推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木结构和钢结构建筑发展,推广住宅全装修和成品交付。
促进绿色建材发展和应用。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绿色建材公共服务系统,大力开展绿色建材示范工程、产业化基地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和“绿色”升级。以建筑垃圾处理和再利用为重点,加强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和工艺研发以及推广应用工作,选择能循环使用、减少废物和污染排放的材料,积极推广绿色混凝土、铝合金模板体系等新型可再生绿色施工建材,提高固体废弃物消纳量和建材产品质量。
推广高效运营与使用。推广绿色运营模式,发展绿色物业,推动实施更高要求的节能强制性标准,保障性住房、政府办公建筑及公益性建筑率先执行更高水平节能标准。
实施绿色拆除及回收。以建筑垃圾处理和再利用为重点,加强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和工艺研发以及推广应用工作,尽快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建筑垃圾处理与循环利用系列标准体系,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