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铜铜加工提质增效抢占高地

“出血点”变“盈利点”

2016年09月20日 9:37 528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记者从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获悉,今年以来,该公司生产的高端铜箔产品供不应求,用于白色家电的铜管、铜杆线等加工产品也销售喜人,反映该公司提质增效进展凸显,深耕多年的延伸产业链战略已见成效。上半年,江铜集团在江西的三家大型铜加工企业,已有两家实现盈利,一家大幅减亏,过去的“出血点”正成为江铜新的盈利点。
  8月26日,位于南昌的江铜铜箔生产基地满负荷生产中,刚刚下线的12μm铜箔正装箱发往客户。这种超薄铜箔产品的加工费,比一般规格的高出8000元/吨,但客户的订单仍如雪片般飞来。
  2002年,按照江西省“以工业化崛起”的战略要求,江铜逐步调整投资方向,布局铜加工。200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严峻的市场考验,江铜正式确立“发展矿山、巩固冶炼、精深加工、相关多元”的发展思路,明确走铜加工精品之路,通过扩大与国内外优强企业的技术、产权合作,替代进口,促进裂变扩张,培育优势产业。
  但是,受限于技术保密、研发力量不足等因素,这条路一路走来充满坎坷。尤其是在经历了2008~2010年三年的高利用率时期之后,铜加工行业呈现“大跃进式”的发展模式,大量投入市场的重复产能使得加工企业产能利用率逐年下滑,加工费迅速下降,甚至出现区域性的恶性竞争。这种不利的市场环境,使得江铜已建成的铜杆、铜管、铜线、铜箔、铜板带等生产企业,一半以上出现亏损。
  面对被动局面,江铜集团始终坚定战略,创新机制,促进铜加工企业提质升级:实施公司高层定点帮扶制度,调动全公司资源,帮助铜加工企业更准确查找问题,培育竞争力;加大投入,先后投入5.38亿元用于铜箔二期、铜管二期等项目建设,为整个板块的产业升级创造硬件条件;鼓励提质增效,增设“提质增效特别奖”,明确每年度提质增效目标和激励措施,激发单位和员工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各铜加工企业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围绕提高有效供给,积极实施变革,对内挖潜降本、提高质量、强化研发,对外强化市场开拓,改变营销策略,培育优质客户。以铜箔公司为例,近两三年,每吨铜箔的综合成本下降4000多元,光这一项年可增效5000万元。在完成挠性铜箔、无铅无卤铜箔、锂电池铜箔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的基础上,更具市场前景的超厚铜箔、高抗剥高导热铜箔研发成功、量产,成功细分了高端市场,抢占了先机。
  多年的精耕细作,使得江铜的铜加工板块逐渐走出低谷。今年上半年,江铜集团在江西的三家大型铜加工企业中,铜箔公司、加工事业部(南昌片)一举摘掉长年亏损的帽子,合计实现盈利1100万元;铜板带公司大幅减亏2300万元。江西铜加工板块总计为江铜集团贡献利润4000多万元。
  “我们的最终目的,并不仅限于扭亏为盈等短期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管理的系列变革,使我们对变化万千的外部环境作出快速的反应,以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江铜总经理龙子平表示。
  目前,江铜已形成了五大体系、十大类铜加工产品,产能达到100万吨,跃居全国首位。铜加工领域的由弱转强,也有利于江铜全面巩固铜产业的核心地位,不断提升参与全球化、规模化和产业链竞争的能力。在《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上,江铜的排名实现了持续前移,今年位居第328位。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