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仓萎缩 沪铜上升高度有限
2016年09月08日 8:36 2774次浏览 来源: 期货日报 分类: 期货 作者: 章孜海
从7月中旬以来,沪铜展开振荡下行走势,持仓明显下降。截至上周末,沪铜总持仓为51万余手,较7月中旬的65万手下降超过20%,较去年年底的77万手下降超过30%,低持仓显示市场交投兴趣较弱。与之形成反差的是锌和镍,特别是沪锌,截至上周末,沪锌总持仓较去年年底增加60%以上,行情波动幅度显著增加。资金弃铜入锌或者其他商品,主因是铜的金融属性偏强,容易受宏观面牵制,并且铜基本面存在多空交织的现象。
美元振荡偏强
美国8月非农数据虽然不及预期,但增幅仍高于美联储认为的足以使失业率持稳的水平,并支持12月加息,且不排除9月加息的可能。因此,美元指数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截至9月2日,3个月LIBOR 为0.83511,较去年年底上升36.29%,显示国际金融市场对美元加息的预期持续升温。
在美元振荡偏强的压制下,金融属性较强的铜表现疲软。我们判断,这种状态可能要维持到9月议息会议结束,下一次议息会议要到11月才召开,即美元将进入两个月的消息空窗期,商品或有所表现。届时铜是否能暂时脱离金融属性的羁绊 ,可拭目以待。
铜库存和进出口
ME铜库存持续增加,其中与中国密切相关的亚洲地区库存增加明显。截至9月5日,LME铜库存为32.85吨,亚洲地区库存为26.30万吨,分别较8月中旬的低点增加12.4万吨和10.8万吨,韩国库存增加了8万余吨。上期所铜库存继续下降,截至上周末库存为15.24万吨,较3月中旬时的历史峰值39.48万吨下降超过60%。
国内进出口数据也印证了内外交易库存的变化,国内二季度铜出口接近16万吨,创历史峰值,而进口96万吨左右,环比继续回落。8月LME铜价回落与LME铜库存持续增加密切相关,但国内铜库存持续减少,也限制了沪铜下行空间,铜价形成外弱内强的格局。二季度以来,内外盘铜比价从7.5左右回升至7.9。
铜下游消费
今年二季度后,国内房地产主要数据出现回落,比如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屋开工,等等。汽车产量同比虽然增加,但环比数据下降较快。这些铜主要消费行业出现了回落,但基建项目依然保持增长,电网基础建设累计同比增加30%以上,铜材产量保持在10%以上。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判断铜在美国9月议息会议之前仍将保持偏弱振荡,低持仓会限制反弹空间。未来需要关注美元进入消息空窗期后,沪铜能否打破目前的僵局。
责任编辑:叶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