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人士:稀土期货可行性研究方案已上报

2016年07月18日 8:45 215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期货   作者:

  在7月16日举行的“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新系统运行信息发布会”上,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秘书长马荣璋透露,去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委托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做了稀土期货上市可行性研究,现在相关方案已上报国务院。
  据了解,虽然我国生产了全世界90%以上的稀土,但我国在稀土定价上的话语权较弱,使得我国很多稀土产品低价贱卖。
  “现在很多稀土厂家生产的产品,成本高于售价,很多企业特别是中上游企业经营非常困难。”马荣璋说。
  如何提升我国稀土行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把稀土产品价格的主导权控制在我们手里呢?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下称稀交所)董事长李振宏说,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稀土行业要转变思路,从多个角度出发借鉴其他行业的经验,利用先进的金融工具,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介绍,在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的贸易定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供求双方根据各自力量大小和获取的信息进行价格谈判;二是以期货市场价格为基准,双方协商来确定价格。
  “稀土作为一种大宗商品,目前的交易方式还是一种分散的、线下的、传统的交易方式,而稀土贸易的特点是物流成本较低,仓储成本也较低。从这个角度看,稀土是一种非常适合在场内进行交易的商品。”稀交所常务副总经理刘泳说,近几年稀土价格一直处于下行通道,目前的价格已经处于成本线附近,通过稀交所引入更多的流动性,特别是除产业资本以外的资本如金融资本,或许能够适当扭转当前市场不利的局面。
  国家物资储备局国储物资调节中心主任芮执多表示,稀交所新系统的运行有助于形成稀土产品价格发现机制,这有利于整合稀土行业的资源,避免恶性竞争,使市场更加趋于合理和理性,也有利于促进国内稀土产业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叶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