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等6家铝业巨头或将联合商储
2016年06月15日 8:51 1283次浏览 来源: 证券日报 分类: 华体会体育
现在国内80%的铝企都能盈利,低库存也佐证了市场的供需两旺。那么,铝企有多大的动力实施减产或是相当于变相减产的商储?
近日,坊间传闻,国内6家铝企,包括中国铝业公司、国家电投、魏桥铝电、云南铝业、酒钢集团、锦江集团等已商定成立合资公司,将筹措电解铝商储事宜。
而据记者了解,这一传闻来源于一个会议。根据相关报道,6月13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曾召集上述6家铝企在京召开座谈会,会议议题为“铝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据报道,在此次会议上,与会各方于“巩固以往工作成果、维护市场稳定,以及保障铝工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其实这件事谈不上新闻,6家公司早在去年就商定了成立合资公司,开展电解铝商储业务的事宜。”接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相关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6月13日的这次会议,是6家铝企对以往协定的一种推进,只是如何开展、何时开展电解铝商储业务,与商储量、届时市场情况等诸多因素有关,无法给出明确的计划。”
不过,记者就此采访中国铝业公司相关人士时得到回复却是,“目前没有接到任何有关中铝正在筹备或计划与上述各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从事电解铝商储业务的通知或信息。”
上述接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相关知情人士还向记者透露,“关于联合各家开展商储,是由魏桥铝电牵头提出的。”但遗憾的是,截至发稿前,记者几经尝试,均未能与魏桥铝电方面取得联系。
多家大型铝企减产奏效
“去年铝价曾经触底9600元/吨左右,这是一个非常低的价格,几乎没有企业能够盈利。”某铝业分析师向记者介绍。
正因为此,公开信息显示,去年12月10日,包括中国铝业公司、国家电投、魏桥铝电、天山铝业、云铝集团等在内的14家铝企,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并达成减产协议。
国内多家大型电解铝厂减产,使得去年相应的国内电解铝产量也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回落,受此影响,铝价反升至12000元/吨以上,甚至摸高至13000元/吨。
但铝价的回升,使得市场担忧,那些关闭的国内电解铝产能及新增项目开始为复产蠢蠢欲动。
“可能也是基于这种担忧,今年上半年铝价摸高至13000元/吨,随后又出现了小幅回落。目前处于12000元/吨上下。”在上述分析师看来,“历来国家收储都是会对市场产生一些影响的。更何况这6家铝企的产能几乎都位居国内前茅。”
只为释放信号刺激市场?
对于6家企业联手商储一事,另一种推测也颇为合理。
相关报道援引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沪铝价格从年初的10785元/吨回升至6月14日的12245元/吨,涨幅达13.5%。电解铝现货库存在上周触底,约为42万吨。
“与去年的触底时9600/吨的价格相比,现在的价格水平,意味着国内80%的企业都能够实现盈利,同时,低库存也佐证了市场的供需两旺。”上述分析师向记者表示,“那么,这些企业究竟有多大的动力实施减产或是相当于变相减产的商储?又或者一切只是对后市的未雨绸缪?”
相关报道指出,从6月中下旬开始到8月份,是铝市的传统淡季。从往年同期情况来看,这段时期铝市需求转弱、价格下跌的概率较大。
该报道还援引数据,今年1月份-4月份,铝产量973.9万吨,同比减少5.3万吨,降幅0.5%;表观消费量974.5万吨,同比减少6.8万吨,降幅0.7%。这意味着,今年前四个月的铝产销走势相对平稳。但端午节后,现货铝库存开始触底回升。
“6家大型企业的合作也并不是件容易事,所以,至少现阶段,企业们很有可能就是在为迎接随后的传统淡季做准备,向疲弱的市场进一步释放积极信号。”在上述分析师看来,“这一消息就能会对铝业现货、期货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尚无从判断”。
一位不愿具名的期货分析师也向记者表示,“这是商业储备,还与国家收储的概念有所不同,可以理解为铝企的联合自救。加之近年来不乏这种减产、收储的信息,市场会如何响应,目前仍不好判断”。
责任编辑:李铮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