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又改口看多了

2016年05月18日 8:46 443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期货

  自在黄金市场上“空翻多”之后,擅长变脸的国际投行高盛近日又改口看多油价,给原油市场带来更多的疑惑。
  实际上,市场上很多散户投资者对国际投行观点的厌恶情有可原,一些投行言不符实的作风在2013年的黄金市场中就得到了很好的印证。高盛在2013年“4·12”和“4·15”两场贵金属雪崩后,发表了关于看空黄金至1050美元的观点,与此同时自己却悄悄增持,成为当时黄金ETF的第七大持有者。
  张强认为,就高盛本身而言,其作为投行主要业务是为企业、机构以及富人提供投资咨询以及资产管理,而这些决定了他以客户收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同时,高盛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投行,经久不衰,美国四大投行之一。因此他对市场的评论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其言论和观点会被很多投资者乃至大型的资管公司、基金公司所采纳。另一方面,高盛作为美国的大投行,对本国消息的分析更加透彻,受美国政策的影响较大,对国际世纪形势分析并非那样全面。可以看出,高盛的频繁变脸,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借助于其强大的影响力对旗下客户经济利益的维护以及作为一个企业对公司本身发展的维护,也受美国国内政策走向的影响。
  赵曜认为,对于国际投行的观点,普通投资者要辩证地看待。首先,要完整、正确地解读投行的观点并了解其逻辑基础。比如,此次高盛的“空翻多”,其长期观点并未改变,不能简单理解为高盛已经看多油价了。其次,国际投行发布的价格预期和其实际的操作不一定一致。在这一点上高盛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曾多次被爆出“唱空做多”等言行不一的现象。再次,对于研究员、分析师来说,根据基本面或价格走势的变化做出价格预期的调整也是合理的。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国际投行发表的观点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成为交易的依据,毕竟分析和交易是不同的概念。认识到这一点,也就可以更理性的看待国际投行“变脸”的情形。
  沈汇川说,因为原油的技术面和基本面信息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国际大行频繁改变中期看法也是正常现象,尤其是市场处于多空动能转换窗口和市场分歧较大时,这种现象尤为明显。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投行的观点很多时候还是有前瞻意义的,值得投资者去关注并从中获得灵感,但切不可盲目笃信。

责任编辑:叶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