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有望达成中国金属行业海外最大收购案
2008年05月05日 0:0 173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相关新闻
中钢集团提高对中西部公司的报价,中西部公司董事会随即建议股东接受报价。业内人士认为,至此中钢集团有望以13.67亿澳元、近90亿元人民币收购澳矿中西部公司,打造中国金属行业海外最大规模收购案。
中钢集团5月5日宣布,其对澳大利亚矿业公司—中西部公司(Midwest Corporation)的要约收购价从原先5.6澳元/股提到6.38澳元/股。随后,中西部公司的董事长Jesse Taylor发布公告表示,中西部矿业公司建议股东在没有更高报价的情况下接受这一修改后的报价。中钢集团修改后的出价较此前提高了13.9%,较中西部公司在中钢集团提出收购要约前一天的收盘价溢价53.7%。
华林证券分析师胡耀铭向世华财讯表示,从3月14日中钢集团正式对澳大利亚铁矿石中西部公司发起敌意收购(强制性现金要约收购)至今,中钢集团在收购中表现的势在必得。而在报价从5.6澳元/股提到6.38澳元/股,收购金额从约12亿澳元提高到约13.67亿澳元之后,中西部公司董事会也迅速改变态度,从之前建议股东不要采取行动到建议股东接受。至此中钢集团将以近90亿元人名币的价格收购澳矿中西部公司,有望通过敌意收购达成中国金属行业海外最大收购案。
与同处澳洲的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力拓(Rio Tinto)相比,中西部公司仅属于小型铁矿石供应商。据悉,中西部公司拥有铁矿石资源量约5.6亿吨,目前正寻求铁矿石年销售量从100万吨扩张到200万吨。目前公司在西澳大利亚的五座矿山具有一定潜力,距离港口近,运营成本较低。而在中钢公布5.6澳元/股的收购报价后,中西部公司首席执行官公开表示,中国政府需要铁矿石,而中西部公司是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王冠上的宝石。要达到每股7澳元,中西部公司才会考虑。
中钢集团以如此高报价收购年产不足200万吨的中西部公司引来各方争议。有分析师认为,铁矿石协议价格连年上涨,一时间中国钢企遍地找矿,全球的中小矿山竞相成为收购热点,而开采矿山具有较大的风险,最终铁矿石产能不易把握。但是,也有分析师认为,中钢集团已经在澳大利亚经营近20年,并与中西部公司有过长期的合作,对于中西部公司的价值应该有深刻的了解。综合考虑到中西部公司矿石资源和中国市场的需求,目前报价6.38澳元/股基本处于5.6澳元/股和7澳元之间,至少比中铝收购力拓时每股60英镑的价格要合理。
胜道咨询总经理邱红光认为,这是继中铝收购力拓后中国企业对于海外铁矿石企业的又一次收购,再次强调了中钢集团对澳大利亚自然资源行业的支持。中钢集团有意将西澳中西部地区发展成为主要的世界级铁矿石生产基地,西澳洲中西部也借此成为中国海外继皮尔巴拉地区之后的另一个铁矿石供应基地,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稳定资源。
目前除获得中西部公司董事会的首肯,中钢集团也扫清了赴澳收购的政府审批障碍。中钢对中西部公司的收购此前已获得国家外管局的批准,此后已无需中国商务部批准。此外,该收购案也获得了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的批准。根据相关规定,中钢的收购要约在4月14日正式开放,要约截止日期可以延长至6月5日。
接下来,中钢集团要做的是获得至少50.1%中西部公司股东接受他们的全现金收购方案。由于中钢已持有中西部公司19.89%股份,中钢实际只需要获得30.21%股东接受即可。目前唯一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是在中西部公司的第二大股东马来西亚人刘天成(David Law)。刘天成本人是中西部公司董事会副主席,持股13%。但据熟悉内情的消息人士透露,他能够对该公司的其他马来西亚股东发挥决定性影响,因而实际控制的股权不止13%,中钢集团前期在谈判中遇挫可能与他有关。
中国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副司长王胜文5月4日表示,中国鼓励企业以创新合作方式,大力培育中国跨国企业,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和跨国并购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国际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及营销网络,实现规模和市场的扩张,形成一批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大企业,发展壮大竞争主体。同时,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对外投资的新途径、新方式,尝试与国际上的一些知名大企业合作,开展第三方投资。(世华财讯)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