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量赢市场

河南金利金铅公司抓管理促质量发展侧记

2015年06月01日 8:23 471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作者:

  近日,河南金利金铅有限公司对《质量考核通用细则》进行了修订,内容涵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方面的具体要求、产品质量管理的通用要求。产品范围覆盖粗铅、电铅、银锭、金锭、冰铜、硫酸、氧化锌、锑白、铋锭,各炉炉渣的渣铅、渣银等金属富含。生产过程的电解液成分,过程流转中的除铜渣、阳极板、阳极泥等的质量检查要求和考核标准。
  细则中的要求具体而详尽,是多年来金利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总结,该措施的启动有效地保证了该公司主要产品的质量,是质量管理的基础要求,更是产品生产过程把关的红线。
  日常工作中,该企业质量检查人员按照细则要求的频次进行抽样检查,然后对照检查要求和考核标准,对不符合项做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整改通知,送达责任部门要求整改。一直以来,该企业认为只有取得质量管理的成效,才能确保品牌的含金量。
  粗铅浮渣厚的困惑与坚持
  近期金利公司生产粗铅出现铅锭上层浮渣较厚,上层冰铜厚,造成下层铅液降温冷却困难,生产中安装铅鼻后凝结慢,甚至有时要吊出铅模进行倒铅,造成铅鼻损坏等一系列影响。而粗铅的浮渣厚,也导致该企业电解分厂除铜的难度,及除铜渣的大量增加,残阳极板的清理困难等。面对这些问题,金利公司质量检查人员并没有放弃质量考核细则,仍然坚持原则。他们经过与公司领导交流沟通,明白原料的结构和组成是目前甚至以后一定时期公司的经营思路。基于此改进的突破只能在生产的过程之中,由技术人员结合来料质量、炉况,钻研总结适应目前的生产工艺配比和工况参数,任务艰巨,但却没有退路。为了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质量管理人员感到责任重大,于是结合生产实际与近期客户对产品内在和外观的种种严格要求,将细则中粗铅、炉渣的抽检频次进行加密,并按要求对烟化炉渣中的贵金属、除铜渣中的金、银及烟灰中的镉含量纳入质量要求。
  考核着眼于细节
  说起过去的国产货物,人们总认为上海生产的产品过硬,其实它来源于上海人的挑剔目光。目前,用更高的要求去落实细则中的细节,是该公司在质量会议上反复强调的话题。
  走进金利金铅电解车间,电铅上颜色发蓝、白锈;飞边毛刺,吊料时滴在电铅上的水渍锈迹;装车时铅锭上的机械刮痕,一处一点都不会逃过质量检查者的眼睛。此时,质检人员会将责任单位负责人叫至现场,能及时整改的马上整改,否则一定要给出整改期限,因为质量细节无小事。通常质检人员会在对现场铅工作人员讲解质量细则的具体要求,进行质量知识与有关客户要求的宣传,做到人走到哪里,质量就讲到哪里。
  问题的整改与进步
  金利公司每月各分厂针对当月的质量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在4月份面对五分厂残阳极板阳极泥发硬难以清理的现状,经屡次检查整改督促,采取对设备进行改造,对阳极泥清洗水池进行增容,使循环中的洗液浓度有所下降,改善了洗涤效果,减少了浪费;三分厂针对持续的红、白冰铜铅铜比居高不下,根据来料的成分,不断地调整配料,调整铁屑用量,在炉温上和渣温上进行探索;四分厂通过不断摸索工艺配比,严格控制还原炉渣铅和贵金属的含量;金鸿公司(贵金属生产线)更是将银锭的外观作为控制的重点,研究铸银模具的使用方法,决不因此而牺牲产品质量,尤其是本月底金鸿公司又要面临银锭标准的更新,任务艰巨,质量监督的严格要求此时显得更加重要。
  考核细则普及工作仍需加强
  在质检人员的巡查中,发现个别单位管理人员对细则的检查要求和考核标准认识不够,员工之中这种现象也很常见,直到见到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对考核的具体数目希望放宽处理。面对这些意见,该公司在班前班后召开专门的质量会议进行宣贯。同时加大对过程作业、产品质量的检查,使员工日常工作中养成自觉对照标准要求的习惯,增强对标准认识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质量控制需基层多把关
  多年来,金利人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连续的生产靠质量单位的监督还远远不够,产品的包装和电铅的外观还需要一线人员掌握控制。一旦出现外观的不符合,一方面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另一方面要对不合格品做出隔离,并与仓储中心、销售处及时沟通,采取补救措施,而不是抱着侥幸心理。
  考核细则是动态的,市场要求在调整,目前金利金铅践行的《质量考核通用细则》尚不能完全满足,如何应对更严峻的电铅形势,质量管理部门将与公司生产单位一起努力,关注质量、维护标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纠正预防措施能够起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责任编辑: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