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加工让贵州迎来新机遇
2015年03月19日 8:52 286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日报 分类: 钛资讯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顶效经济开发区沈兴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车间内里传来阵阵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生产作业。很少有人知道苹果iPhone 5与iPhone 6的内部螺丝材料就来自于这所位于偏远山区的民营企业。
2012年以前,苹果供应商富士康一直从日本引进螺丝材料,然而由于沈兴公司生产的材料质量可靠,价格合理,赢得了富士康的青睐,挤掉日本企业,成为苹果手机材料供应商。
据公司董事长肖桂云介绍,从2013年1月到2014年9月,沈兴公司已经为富士康提供了超过30吨的苹果手机的螺丝材料。
“我们拿到的原材料有620毫米,经过几十道工序后,渐渐压缩成1毫米多的钛丝。”肖桂云表示,这些高质量的钛丝在加工成螺丝时成料率能达到90%以上。
贵州是中国最大的海绵钛生产基地,丰富的钛资源和高效的加工技术使不少当地公司成为行业巨头,沈兴就是其中之一。这家生产钛及钛合金并出口高端钛管的公司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该公司拥有强劲的研发队伍,其中还有一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虽然钛的加工技术非常复杂,但是我们有信心能很好的完成客户的要求。”肖桂云说:“现在我们只是提供螺丝材料,也许以后我们就能直接生产苹果的螺丝了。”
尽管现在企业发展形势很好,但是他们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阻碍。其中,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短缺。众所周知,钛的深加工、核材料及航天材料的制造都需要大量资金。此外,近年来人工费只涨不降也给公司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肖桂云说,最近一家韩国银行为沈兴投资了1500万元,同时公司也在考虑将自己的技术转给其他钛加工企业以缓解财务困境。目前,政府正在为高科技产业提供资金补助以刺激生产,这也为其发展扩宽了空间。
随着我国开始自主研制窄体喷气式客机,钛作为航空工业的重要原材料,未来其需求量将呈爆发式增长。据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表示,到2020年,海绵钛的需求量可达到20万吨。
责任编辑: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