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的多重目标
2015年02月09日 10:25 2760次浏览 来源: 中评社 分类: 地质矿业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的重大战略,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
中评社北京2月8日电/“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提出一年多来,在国内外激起强烈反响。“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的重大战略,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它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有利于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实现优共享机遇、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积极参与21世纪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顶层设计,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体现。
上海证券报发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文章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就总体而言,应当有助于以下一些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安全高效的陆海空战略通道网络全面形成,“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流通和民心相通”目标全面实现;在产业投资、经贸合作、能源金融、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和重大收获,构建一批全面开放的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和海上战略支点,打造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拓展我发展空间,巩固和延长我战略机遇期,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在全球治理结构中占据主导优势,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建立面向亚非欧大陆和链接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均衡战略布局,将“一带一路”发展成为同时连接亚太经济圈、欧洲经济圈和非洲经济圈的世界上最长、最大、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人文、安全大走廊。
文章分析,除上述总目标外,“一带一路”战略还应在经济、外交、文化和安全等方面实现如下具体目标:
第一,在经济上,实现互联互通,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逐步形成以点带线,从线到片,促进形成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为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争取良好外部条件,使中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
基础设施方面,以互联互通为关键和抓手,近期应规划实施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远期与沿线国家的六条战略大通道基本建成。
经贸合作方面,重点推进机制建设、自贸区谈判、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及毗邻区规划编制,市场开放度和贸易便利化标准化程度大大提高,逐步扩大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
产业投资方面,重点建设一批工业开发区、产业园区和农业示范园区,逐步扩大我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总额。
能源资源合作方面,重点建设一批油气、火电、水电、核电及矿产项目,逐步扩大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石油、天然气的数量,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增强我战略主动性和抗风险性能力。
金融合作方面,加快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设立亚洲债券基金,建设亚洲信用体系研究中心,并使之发挥积极作用,未来十年争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达成本币互换协议和本币结算协议,争取人民币成为沿线主要国家储备货币。
区域发展方面,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向西开放新高地,构建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桥头堡和重要门户;发挥沿海地区龙头引领作用,构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排头兵和主力军;发挥内陆腹地战略支撑作用,打造一批内陆型经济开放高地。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