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巨头的技术竞争厮杀正酣

2015年02月03日 9:55 232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光伏

        近日获得的数据显示,光伏材料巨头康维明2014年全球销量比2013年同比增长25%,而康维明全球销售和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和北美市场。
  目前欧洲市场已经趋于成熟。由于部分国家削减补贴等政策,欧洲的太阳能光伏市场增速放缓。在中国,康维明是制造PET背板的生产商。康维明的一位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尽管2014年中国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可能没有达到政府此前的预期,但是随着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扶持力度的加大,未来中国的光伏市场将是亮点,预计光伏发展平价上网可能在3年到5年内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康维明加大了其产能规模。根据该公司的预计,2015年第一季度将实现产能翻倍,并会在中国试运或者投运新的张家港生产线。
  据中国国内媒体报道,国家能源局日前已经下发《2015年全国光伏发电年度计划新增并网规模表》(征求意见稿),2015年光伏发电预计新增规模为15GW,其中集中式光伏8GW,分布式光伏7GW.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此前接触的情况显示,在中国国内市场上,光伏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正空前激烈。外资中,除康维明外,杜邦帝人把光伏产业的成本效益作为目标,加大研发力度,正努力抢占中国市场新高地。
  经历了惨烈的光伏组件价格竞争,光伏技术竞争正成为新亮点。一些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具有技术优势的中国企业巨头,已经嗅到了商机,正“杀入”光伏领域。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年末,华为晒出“成绩单”:智能光伏电站解决方案的出货量4GW,订货量5.5GW,直追行业老大阳光电源。华为“杀入”中国光伏市场的杀手锏是其逆变器业务。与此同时,华为在扩张其产能。数据显示,2015年,华为出货量将达8GW.
  不少业内人士都意识到,在光伏产业链条上,中国光伏组件企业分得的只是一小杯羹。跨国巨头从技术优势中拿走了多少呢?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个问题,在本报记者的采访中,无论是康维明还是杜邦帝人,他们都不愿意透露其产品的利润率。
  康维明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背板厂商帮助客户降低总成本,需要注意五个关键因素:最好的产品性能、质量、服务、技术支持和技术路线图。未来该公司还将进一步投资研发和生产线方面的新技术。例如背板接触技术等。
  有光伏业内人士感叹,中国光伏制造的时代正逐渐过去,行业未来需要的是真正有技术实力的企业。
  

责任编辑:李峒峒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