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寻找产业依存发展的融合点

2014年12月04日 8:50 277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资讯   作者:

    “高树靡阴,独木不林”,意思是个人力量单薄,要人帮助,才能成大事。当互联网时代把世界经济浓缩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时,我们是否能够静下心来思考过寻找产业相互依存发展的融合点与切入点?
  产业的发展需要相互支撑才能拓宽应用领域,才能延伸产业生存链,甚而缓解产能过剩带来的发展压力。11月28日以“引领产业聚集,拓展市场空间”为旨的中国(攀枝花)钒钛产业博览会,从参会的代表来自的领域让人隐隐发现似乎已在潜意识里“筑起产业依存发展的融合点”。一次创新驱动发展,钒钛改变未来的盛会引起众多领域重视,聚集了1100家国内外企业,参会人员超过2000人。一个相对单纯的钒钛会议引发了各大相关产业聚集的发展总动员。盛会覆盖了钒钛产业的相关产业链,钒钛产业上游的资源、原材料、制造设备、测试测量仪器,下游的钛合金型材、金红石钛白产品,以及钢铁、化工、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设备、海上平台、电力设备、医疗、高档消费品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宝钛集团等军用、民用工业领域的企业都来了。来做什么?当然是来寻求商机、洽谈合作、共谋发展。这其中正在不知不觉中构筑起了产业相互依存发展的融合点。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再优异的金属材料,再好的产业,如果没有产业之间的相互依托,只能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其优异性能很难在其他领域被衬托出来。比如钛及钛合金,倘若没有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则很难衬托出“亲生物金属”的优异性能;没有在海洋化工行业的应用则不可能衬托出耐腐蚀的良好性能。铝及铝合金倘若没有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轻型金属的特性则难以伴随“银燕”而起飞;没有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则难以在流动的风景线上展示铝的悠扬。倘若没有找到钛、镍金属的融合点,则不会创造发明出记忆合金,也不会有记忆合金制作的天线伴随阿波罗号送到月球上;倘若没有金属镁在高温真空炉中与四氯化钛发生化学反应成氯化镁,那金属钛就难以被还原出来等等。
  现代科技,产业发展已经不可能孤立存在,必须找到一个相互融合的切入点,产业上下游、 行业跨界中都需要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环境里而依存发展。攀枝花依存的行业需求需要找到融合点才能为相互伴生千万年的资源找到自己独立与融合的用武之地。据悉,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累计探明储量67亿吨,其中铁储量占全国的20%,钒、钛占全国的63%、93%和世界的11%、35%,分别居世界第三位和第一位,伴生的钴、镍、铬、镓、钪等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牵涉如此众多的资源材料,只有依靠科技获得剥离的技术突破,再通过科技找到融合的技术突破,才能取得产业依存发展的效果。
  融合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产业融合,跨界融合既是综合利用资源,延伸资源的生命周期,也是结合当下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行业等领域产能过剩的实际,通过筑起产业依存发展的融合点拓宽应渠道,缓解产能过剩带来的压力。
  互联网时代,融合、跨界必将成为与时俱进的新常态,只要开启智慧的钥匙,产业间的融合就能在记忆合金、液态金属、复合材料、3D打印等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领域中拓展依存发展的巨大空间。

责任编辑:陈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