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问题 探讨发展

中国昆明国际钛产业周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

2014年11月18日 15:58 340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资讯   作者:

2   配图_副本   

       本网讯 (记者陈岩) 11月18日,中国昆明国际钛产业周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会议针对当前我国钛原料、高钛渣的钛矿和钛白粉、钛合金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等热点,与来自国内外的企业和专家交流了行业发展和当前面临的问题。此次产业周由瑞道金属网和云南钛行业协会主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中国涂料协会钛白粉分会、四川省攀枝花钛产业协会等专家学者参加了产业周。
      此次国际钛产业周主要集中在钛原料,钛合金、钛白粉领域当前的经济运行状况、市场走向以及政策解读,与会专家在不同的发言中不约而同的认为,当前在这三个领域产能过剩日益严峻,从前几年的供应紧缺滑落到产能过剩,变化之大,是行业内企业始料未及的。华钛国际咨询公司王刚在大会说:"2014年中国钛白粉市场波动较大,从年中上涨趋势到11月新一轮跳水,一些钛白粉企业出现破产现象,新一轮的重组兼并开始,足以说明我国钛白粉市场的不稳定和不成熟,企业间处于低水平的价格竞争,缺乏高层次的企业营运模式和体系,市场营运和管理和国外成熟企业有很大差距。"
      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粉中心主任毕胜介绍了我国钛白粉的运行情况,我国2013年钛白粉消费量为194.6万吨,实际产量215.5万吨。同时,他也指出了我国钛白粉行业当前面临的问题,首先是产业集中度过低,我国钛白粉企业50余家,其规模都很小,与国际钛白粉企业差距很大。其二是我国钛白粉行业创新能力低,而且都是中低档规模,模仿比比皆是,工艺技术处于低水平。这些都构成了我国钛白粉行业抗风险能力低,产业波动大。
      专家认为,钛白粉行业需要高端的顶层设计,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还没有对于钛白粉整体发展的清晰之路,在2011年调控报告中提出"控制总量,优化存量"的政策,2013年《钛白粉行业准入条件(送审稿)》出台,由"限制准入"调整到"规范达标"筛分式,说明对钛白粉行业不能采用简单的方式来调控。
       专家同时对氯化法钛白粉工艺的应用和工业化的实现表示悲观,氯化法的工艺路线对材料、工业和操作都存在瓶颈,5年内不会大规模产业化,无疑,对钛白粉行业淘汰硫酸法,发展氯化法给予了较大压力。
       钛锆铪分会科技部贾翃介绍了我国钛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海绵钛、钛合金做了全面介绍,面对钛行业的产业过剩局面,她说,钛锆铪分会将提出"十三五"钛产业发展规划中对产业规模提出了路线图,对扩大钛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生物医疗行业的推广步骤,来解决钛产业的需求压力。
       北京机械工程材料协会秘书长吕德龙带来了钛合金在国防军工应用的案例和前景,他介绍了钛合金以及钛复合材料在我国国防工业的应用,C919大型飞机项目中,其前挡风玻璃框采用3D打印技术的钛合金材料。他对钛合金在国防军工以及民用领域的前景给予了乐观的预测。他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应用案例,比如研究和开发钛合金粉末系列材料,提供3D打印应用,钛合金和泡沫铝的产业结合,玄武岩纤维行业与钛合金产业环保的结合,都为未来钛合金开拓新领域提出了新颖的见解。
        钛产业周还围绕高钛渣的制备、钛矿的市场形势、中国钛市场回顾与展望等多角度的演讲,与会专家一道共同探讨我国钛工业全产业链的发展和问题,明晰发展方向。

IMG_4569_副本

                            钛锆铪分会科技部主任贾翃做钛产业发展报告

IMG_4558_副本

中国涂料协会钛白粉分会秘书长郭欣荣做钛白粉产业政策解读

IMG_4533_副本

北京机械工程材料协会秘书长吕德龙做钛合金在国防军工的应用

IMG_4547_副本

                昆明钛产业周主办方瑞道金属网王强主持会议

责任编辑:陈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