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能源的政策支持应适度

2014年05月15日 9:57 333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新能源产业发展过快的后遗症日益显现
  质量安全问题日趋突出、新能源“并网难”问题严重、产能过剩等问题日益凸现。
  在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突飞猛进。截至2012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2.49亿千瓦,风电并网装机63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65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2.58亿平方米,浅层地热能应用面积3亿平方米,沼气年产量150多亿立方米,各类生物质年利用量3000万吨标准煤。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总发电装机比例达28%,比200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0%,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底,全国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尽管成绩有目共睹,然而各种后遗症也日益凸现。
  首先,质量安全问题日趋突出。新能源电力大规模接入电网可能会产生谐波、逆流、网压过高等问题,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电网调峰调频压力增大、电压控制难度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风险增加等。近期,甘肃酒泉、甘肃瓜州与河北张家口等地接连发生风电机组脱网事故。
  其次,新能源“并网难”问题严重。新能源虽然清洁环保,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地域的限制,如太阳能多集中在西部、风电多集中在内蒙古等。而我国一些大型的高耗能企业多集中于东部和北部,靠近城市位置。形成了目前这种“两地相隔”的局面,一边是国家耗巨资建设的新能源电厂,一边是翘首企盼、能源短缺的高耗能地区的企业,新能源并网和跨区输电困难重重。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不能全负荷发电,新能源发电被严重制约。从2013年5月开始,整个敦煌地区的光伏企业统统限量并网,各家企业只能并网50%的电力。
  最后,产能过剩苗头开始显现。目前各地对新能源热情高涨,据报道,当下有上百个城市在做新能源发展规划。仅2009年,江苏省的13个地级市中就有10个在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煤都”大同正要大刀阔斧地进军光伏产业,并称到“十二五”末,光伏产业产值将等同于当地煤炭产业产值。“十二五”期间,我国地方政府规划建设千亿光伏产业园区就达到20个,规划产值达到2万亿元,而据EPIA预计,2015年全球光伏装机约为45GW,按8元/瓦计,全球市场安装需求也仅为3600亿元。
  改革完善新能源补贴机制,适度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
  国家应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提高补贴绩效,在有限的补贴额度内,带动尽可能多的新能源发电。
  我国新能源迅速发展与国家扶持密不可分,然而,现有补贴机制可能大幅增加财政负担。新能源项目大部分是地方核准,补贴却是由全网分摊,等于“地方请客,中央买单”。我国实现“十二五”新能源规划目标资金保障能力严重不足。按照已公布的规划,到2015年,风电将产生电量2000亿千瓦时,约需补贴400亿元;光伏发电装机3500万千瓦,当年产生电量500亿千瓦时,按每千瓦时0.5元计算,需补贴250亿元;生物质发电装机1300万千瓦,电量700亿千瓦时,需补贴280亿元;电网接入还需补贴100亿元。以上合计,2015年补贴资金不少于1000亿元。按目前每千瓦时8厘钱的补贴水平测算,即使做到应收尽收,2015年当年可用于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的资金为480亿元左右,仍有500多亿元的资金缺口。因此,今后鼓励新能源发电应适度补贴,防止补贴规模过大超出可支付能力。国家应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提高补贴绩效,在有限的补贴额度内,带动尽可能多的新能源发电。
  首先,应明确补贴重点与环节。与国外主要通过税收环节扶持新能源产业的政策相比,中国政府的扶持力度更大,包括廉价的土地成本、环境成本以及财政补贴。我们的光伏产业主要是光伏电池的制造和光伏组件的生产,因而补贴鼓励的不是科学研发,而是传统的制造业。工业社会以来,任何一个新技术的兴起和推广,都绝非财政补贴的结果。补贴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往哪里补、怎么补值得商榷,尤其应该仔细考量补贴怎样用在扩大市场规模上,怎样用在提升研发力量上。
  其次,补贴规模应与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为避免削弱企业竞争力,今后几年电价不宜大幅上调。建议可再生能源基金征收标准维持在每千瓦时8厘钱的水平。为了落实“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新能源发展目标,有关部门和电网企业应通过可再生能源基金应收尽收、挖掘潜力来解决,不宜用财政资金替电网预拨新能源补贴。
  再次,建立单位补贴额度逐年降低的机制。为了提高有限补贴资金的绩效,建议对新能源发电普遍推行招标定价的方式,不再搞“高成本高补贴”的成本定价。而是通过竞争确定项目开发业主和发现价格,从而形成每千瓦时补贴额度逐年、逐批次降低的机制,使现有的补贴资金补贴尽可能多的电量,促进新能源上网价格尽快达到常规电力的水平。
  最后,采用以补贴定规模的办法。建议改革现有新能源补贴办法,今后新上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应在补贴资金已经明确落实的情况下进行核准,没有落实补贴的项目不能接入电网。

[1] [2]

责任编辑:金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