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部长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几个问题
2014年05月11日 10:10 7251次浏览 来源: 农业部网站 分类: 相关新闻
实现以上三大目标,关键要准确把握都市现代农业的内涵,充分发挥“服务、生态、优质、科技、富民、传承”六大功能,着力在以下方面推进和发展。
一是服务城市的农业。都市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是最大限度满足城市居民的食品需求,要发挥距离城区近、运输半径短的优势,主要发展生鲜农产品,重点保“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对于像哈尔滨、长春、石家庄等这样的大城市,不仅要抓好“菜篮子”,还要抓好“米袋子”,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宜居生态的农业。都市现代农业融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稻田是人工湿地,菜园是人工绿地,果园是人工园地,麦田可抑制扬尘,都发挥着“都市之肺”的生态涵养作用。应当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促进环境明显改善,让城乡居民清晨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白天能看到蓝天白云,晚上能仰望满天繁星。北京最近打造绿色生态,人人能够望星空的理念是很好的。
三是优质高效的农业。大城市农业基础条件好,设施装备水平高,市场流通体系比较健全,可通过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提高农业效益。
四是科技创新的农业。大城市要充分发挥科技资源集中、技术人才聚集的优势,推动产学研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种业为重点,加大科技创新和应用力度。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加快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让农业搭上信息化快车、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是富裕农民的农业。目前,大城市还有相当数量的农业人口,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搞好农产品营销促销,支持发展餐饮服务、休闲观光等新型业态,广辟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六是传承农耕文明的农业。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要保护好农村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保持乡村特色和乡风民俗。农村不仅要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还要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世外桃源、心灵寄托的精神家园,让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体验到农事。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关键是领导重视、摆上位置,要体现在领导精力上、落实到资金投入上。大城市有的是小郊区,有的是大郊区,还有的是粮食主产区。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大城市,农业都要始终加强,不能忽视,不能放松,更不能放弃;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并不是没有了农民就是统筹一体,这个不符合中央的指导思想,就连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农村农业农民数量虽然不多,但还是在加快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要把农业农村发展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并且放在优先位置,在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建设上有一些硬措施,在促进新农村科学发展上有一些实办法,做到公共财政向农业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民覆盖,努力缩小工农、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