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进出口调查 中美不对等的贸易往来

2014年03月27日 9:11 420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不对等的贸易往来
  在中国光伏以晶体硅电池为主导的十多年里,国际贸易往来中的不对等始终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从中国海关提供的2013年多晶硅进口和组件出口数据看,我国进口多晶硅和返销光伏产品就存在严重的不对等。
  以2013年合计占中国进口多晶硅总量86.9%的德、美、韩三国为例。这些国家均具有庞大的多晶硅产能,但由于自身光伏制造业的没落,或几乎没有光伏制造业,其多晶硅产业则主要依赖中国市场。
  2013年,中国从德国进口多晶硅26122吨,占总进口量32.4%。虽然这些多晶硅足可以加工成4GW电池组件,但由于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制裁,即便在中欧双方政府努力下,成功以“价格承诺”方式和解,中国全年返销德国的组件也只有可怜的753MW,不足正常年份的四分之一,返销率只有19%。而即使算上全欧盟的出口量,也只有4.5GW,不足正常年份的三分之一。至此,中国光伏在欧盟市场的占有率从正常年份的80%以上,下降到不足40%。
  此外,韩国几乎没有光伏制造业,光伏应用市场很小,其所生产的多晶硅主要依靠出口。2013年,韩国向中国出口了21631吨多晶硅,占中国进口总量的26.8%,可加工成3.9GW晶体硅电池组件,但中国返销韩国的光伏组件只有109MW,返销率更是少得可怜,仅仅2.8%!
  较德国韩国更甚,上文提及的美国在2013年共出口到中国22313吨多晶硅,占我国总进口量27.7%,可加工成3.9GW晶体硅电池组件。但由于美对中国光伏的“双反”制裁,美国进口到中国的多晶硅加工成电池组件的返销率几乎为零!
  全盘来看,在2013年我国进口的8万多吨多晶硅中,只有34%的部分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其他三分之二均为加工贸易等免税方式,按4%的关税计算,国家为此减免的关税达到2.43亿元人民币!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