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家土地督察工作情况公告
2014年03月21日 16:19 6714次浏览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分类: 相关新闻
2 监督检查48个重点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全面情况
2013年,国家土地督察机构针对全国48个城市的2012年度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部分事项向以前年度进行了延伸)开展了例行督察,涉及2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4个县(市、区),审核土地卷宗17.82万件,涉及土地面积83.04万公顷;实地核查1.24万个项目,涉及土地面积6.17万公顷。同时,国家土地督察机构还对2010年例行督察的37个地区开展了督察回访,对督察整改保持情况和土地管理成效进行持续跟踪,抽查违法用地整改卷宗3059件,实地核查用地现场794个。
2013年例行督察的48个城市(地区)包括:北京市昌平区,天津市津南区,河北省邯郸市,山西省忻州市,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辽宁省辽阳市、铁岭市,吉林省松原市,黑龙江省鸡西市,大连市普兰店市,上海市松江区、金山区,浙江省金华市、绍兴市,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宁波市北仑区、慈溪市,厦门市集美区、翔安区,江苏省扬州市、泰州市,安徽省淮南市、滁州市,江西省赣州市,山东省德州市、聊城市,河南省安阳市、新乡市,青岛市市南区、李沧区,广东省中山市、揭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钦州市,海南省琼海市、澄迈县,湖北省荆门市、潜江市,湖南省常德市、郴州市,贵州省黔南州,重庆市涪陵区、南川区,四川省自贡市、眉山市,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州,陕西省延安市、安康市,甘肃省庆阳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
总体来看,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守耕地红线,落实节约优先战略,维护土地利用和管理秩序,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但是,土地督察也发现,地方一些市、县政府主导的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当前土地管理面临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2013年例行督察共发现地方政府在土地利用和管理方面存在2.38万个问题,涉及土地面积20.12万公顷。主要包括6类问题:一是部分地方政府执行耕地保护制度不够严格。如存在违规占用基本农田建设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园,违规将现状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划为基本农田等问题。二是部分地方政府违法违规办理土地审批手续。主要有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审批建设用地;违反审批权限和程序规定,以签订征地协议、供地协议、拆分审批等形式,擅自批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将未办理审批手续的土地直接转为国有建设用地。督察发现34个城市,涉及520个项目、2147公顷土地存在该类问题。三是部分地方政府征地补偿安置政策落实不到位,侵害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督察发现,14个城市存在征地补偿不到位、安置不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保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拖欠征地补偿安置费用19.82亿元,未落实社保资金2.41亿元,涉及19517人。四是一些地方政府存在违规出让土地情况。督察发现,41个城市以违规设置出让限制条件、不按法定程序出让、低价出让、毛地出让等形式违法违规出让土地,涉及1339个项目,土地面积5526.67公顷。46个城市存在违规少征、欠征或擅自减免土地出让收入等问题,涉及829个项目,欠缴土地出让收入492.03亿元。五是一些地方违规利用土地抵押融资融债。督察发现,19个城市存在土地违规抵押融资贷款行为,涉及1361个项目,土地面积14233公顷,抵押金额1183.79亿元。六是一些地方政府涉地职能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违规办理有关审批手续。督察发现,31个城市存在发展改革部门未经土地预审(或违反产业政策)违规批准核准建设项目问题,涉及550个项目、面积1000公顷。35个城市存在规划部门擅自调整规划设计条件或未取得土地等前置手续违规办理用地规划许可问题,涉及668个项目、面积1226.67公顷。23个城市存在住建部门违规办理施工许可问题,涉及377个项目、面积318.79公顷。此外,还有一些地方的建设、工商、供电、供水等职能部门仍然存在为违法用地企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的问题。
针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向48个地区涉及的2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4个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发出33份例行督察意见书,督促地方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整改查处。督察中,对违法用地问题突出、整改不力的河北省邯郸市、辽宁省铁岭市、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安徽省淮南市、河南省安阳市、湖南省常德市、重庆市涪陵区等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公开警示约谈。
针对2013年例行督察中发现的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督促相关省份在省域范围内开展了集中清查和整改,主要包括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不到位、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管理不规范、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法占用集体土地、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违规抵押融资、违规设立各类园区违法占地等问题。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