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回暖仍需警惕多晶硅产能过剩
2014年03月14日 9:27 2503次浏览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分类: 光伏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光伏行业正逐渐回归理性,重塑供需关系、市场格局的平衡。同时,不能因为目前光伏业出现回暖就过于乐观的估计形势,仍需对多晶硅产能过剩保持警惕。
2013年对中国光伏行业来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受国内外产业环境低迷的影响,再加上欧美对中国光伏进行双反调查,光伏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从硅片生产到组件销售,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均有大量企业陷入亏损甚至停产的困境。在光伏行业的低潮期,有关部门连续发布关于光伏与风电行业并网发电、上网电价补贴等利好政策,光伏发电站市场逐渐回暖,这似乎让组件商看到了解困的希望。
截至今年3月12日,共有26家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发布2013年年报或业绩预报,其中业绩预增、盈利、扭亏的预喜企业共计20家,占比超过75%。业内预计,2014年光伏行业将维持景气,在中国、日本和美国市场的带动下,全球需求仍然有望维持20%-30%的增速。
有上市公司表示,去年业绩之所以扭亏为盈,首先是因为政策刺激,公司光伏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销售保持增长;其次是因为公司投建的多个光伏电站陆续实现并网发电,公司获得电费收入及部分电站转让收益。亿晶光电表示,现在企业更能够适应世界市场的起伏波动。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的统计,此前因为多晶硅光伏价格快速下跌,国内多晶硅光伏企业陷入大规模停产的境地。截至2013年上半年国内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6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而到2013年底,国内大约有13家多晶硅企业恢复生产。
业内人士认为,不能因为目前光伏业出现回暖就过于乐观的估计形势。据该人士介绍,2013年年初因为日本等地抢装潮,多晶硅和光伏组件的销售量和价格同样出现了短期上扬,但之后则一路在低谷徘徊。
硅业分会相关人士认为,预计国内多晶硅价格在短期内难以大幅回升,受我国对美韩反倾销初裁利好消息鼓舞,国内多晶硅企业纷纷复产,并试探性调高报价,但下游本身需求不足,不接受价格调涨,且仍可转而选择价格较低的进口多晶硅。因此多晶硅厂商的试探性调价并未起到效果,反而可能因供应量过大而导致新一轮价格下降。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