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市场乍暖还寒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2014年03月06日 10:26 449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相关新闻
成本:寡头市场显现
除了一直没有停产的企业,自2013年第三季度以来,国内多家多晶硅企业经过停产技改,均伺机复产。根据行业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当前国内开工企业中,既有江苏中能、特变电工、四川瑞能、中硅高科这样产能过万的企业,也有以新疆大全为代表的拥有显着电价优势的企业,此外,宜昌南玻、内蒙锋威、内蒙盾安、亚洲硅业、神舟硅业、陕西天宏等目前也在处于正常生产状态。据了解,当前复产的企业,销售情况相对比较乐观,但是为什么行业内其他企业仍没有复产动作?
天威保变公告称,截至2013年11月30日,天威硅业未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108675.73万元,净资产为-69630.25万元,已经资不抵债,丧失了持续经营能力。这个消息对于业内人士而言,早已不是新闻。据了解,天威硅业的生产技术与行业领先企业有很大差距,“有些主要指标甚至达不到行业均值”,体现在能耗高、单位成本高等方面。而这,也代表了当前仍然“蛰伏”(不知是否永远蛰伏)的多晶硅生产企业的众生相,归根结底,技术优势决定成本优势,那些“疯投”上马的项目,无论如何技术改造,恐怕也难把成本降到如今市场价格,在此情况下,与其“宁死不屈”,不如“撒手而去”。
而随着龙头企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技术改造的不断推进,其成本优势也将逐步显露出来。其中,原本生产线规模就已位居全球前列,对外表示生产成本不到17美元/千克的江苏中能,又以其硅烷流化床多晶硅生产技引发了广泛关注。保利协鑫董事局主席朱共山曾公开表示,未来江苏中能的生产成本将降至9美元/千克以下。
改良西门子生产工艺生产多晶硅,其中用电成本占据生产成本的30%~50%,由此,行业企业也在寻找低电价地区的过程中开展了产业“突围战”。特变电工和新疆大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有分析称,在理想的低电价情况下,特变电工的成本是12美元/千克,大全是14美元/千克。虽然以目前情况来看,所谓“理想的低电价情况”还没有实现,但是自备电厂投入使用,也使得两家企业凭借低成本占据了领军优势企业的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