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PMI连续3个月下降 价格和产量双双走低
2014年03月03日 9:36 1342次浏览 来源: 中国网 分类: 相关新闻
在库存高企、需求不振和“压钢治霾”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春节后国内钢市依旧惨淡,迟迟不见好转。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钢铁行业PMI指数为39.9%,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这一指数已连续3个月下降。
价格和产量双双走低
3月1日,据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报告,2月份国内钢铁行业PMI指数为39.9%,连续8个月处于50%的枯荣线以下,同时也创下2012年9月以来17个月的新低,钢铁业整体形势严峻依旧。
主要分项指标中,2月钢铁业生产指数为继续下降至35.2%,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已经是连续5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同时,与生产相关的原材料采购指数跌至5个月内的最低点,呈现持续收缩态势。
报告认为,受市场低迷、库存高企及冬季停工等因素影响,2月份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采购活动持续收缩,国内钢材市场呈现价格和产量双双走低的态势。
此前,中钢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中旬国内粗钢日均产量跌至196.8万吨,环比大降4.8%,为近一年最低水平;而自去年12月以后,国内钢材价便进入“跌跌不休”的下行通道。目前3360元/吨的价格,也与2013年的最低水平持平。
需求低迷态势未改
在钢材产量和价格持续回落之外,需求低迷的态势也没有改观。2月份,钢铁业新订单指数为32.4%,环比回落1.1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
西本新干线分析师邱跃成认为,钢市迟迟难以回暖,主要受环保压力和季节性需求不振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春节后连续的雾霾天促使地方政府加大对钢厂、焦化厂等污染大户的限产或停产,很大程度上引发了2月份钢材产量的回落;另一方面,由于用钢需求依旧低迷,加上目前处于行业淡季,市场预期普遍较差,下游贸易商对市场拿货热情跌至“冰点”。
“进入3月份以后,随着天气转暖、工地开工增加以及资金面的好转,市场真实需求将逐步加大,供需矛盾将趋于改善,国内钢市或将迎来转机。”邱跃成认为,钢价此前持续下跌之后,当前价位已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多数钢铁企业已处于亏损局面,未来钢价持续下跌的空间不大。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