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外部依存度预警 汽车节能迫在眉睫
2014年02月23日 10:21 1450次浏览 来源: 盖世汽车网 分类: 相关新闻
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双双突破2000万辆大关,汽车保有量也达到了1.37亿辆的新高,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使得车用能源消耗占比陡增,中国因汽车而产生能源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据统计,目前汽车用汽柴油消费占全国汽柴油消费的比例已经达到了55%左右,每年新增石油消费量的70%以上被新增汽车所消耗。而我国原油进口依赖度已经高达57.8%(2012年数据),按每年平均新增2000万辆车的速度,原油进口依赖度将超过70%,汽车产销规模及保有量的急剧膨胀已经威胁了到国家能源安全。
更为严峻的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受全球经济特别是欧洲疲软经济的影响,近年来一直没有走高,在国内油价与国际接轨的定价机制下,中国汽车能源需求虽然暴长,但燃油价格也一直没有大幅上升。车主没有使用成本的压力,导致近年油耗高的SUV和豪华车销量增速高企,进一步加剧了中国能源的危机。
与时间赛跑,降低汽车的燃油消耗量变得非常紧迫。对于新增车辆而言,在消费端鼓励节能消费,生产端对车企平均油耗提出要求是过去几年政府政策的两条主线。事实上,早在2009年我国就已经出台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但由于初期补贴门槛偏低,倡导节能效果欠佳,随后享受节能补贴车型的门槛从最初百公里6.9L/百公里,逐步提升至现在的5.9L/百公里。
面对将日趋收紧的汽车节能政策,汽车及零部件厂商都在不断推出自己的技术解决方案。发动机小型化、起停系统、涡轮增压以及混合动力等不同的节能技术已经纷纷登场,但谁将成为主流?又会以什么样的节奏推进?盖世汽车网举办4月即将在北京举办2014年汽车行业发展前瞻高峰论坛的子议题之一就将围绕节能展开讨论,探讨汽车公司与零部件公司如何才能在竞争中保持领先,以及中国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