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内再现太阳能投资热潮

1月份宁波口岸太阳能电池出口量增价跌

2014年02月20日 8:58 150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据宁波海关统计,2014年1月宁波口岸出口太阳能电池128.5万个,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1倍,环比上月增加3%;价值5.4亿元人民币,增长23.9%。出口平均价格为每个420.2元,下跌39.4%。
  由于国内太阳能电池产能持续增长,产能过剩高达95%,行业内竞争依然激烈,导致出口价格不断走低。从需求方面看,由于能源价格持续高位,全球民众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以及太阳能电池板价格持续下跌,在诸多因素叠加作用下1月份宁波口岸太阳能电池出口稳步增加。
  从出口国家来看,对新兴市场出口倍增,对美国出口激增,对欧盟出口量大幅减少。1月份宁波口岸对印度、南非、韩国和东盟分别出口太阳能电池36.3万个、22.1万个、15.5万个和11万个,分别增加8.4倍、2.3倍、1550倍和3倍。同期,对美国出口7.7万个,增加18.7倍;此外,对欧盟出口6万个,减少83%。
  2011年以来,美国和欧盟相继对我光伏产品启动"双反调查"。2013年6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2013年8月7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我国内地出口欧盟的光伏产品的"反补贴"调查继续进行。新年伊始,新一轮中美光伏产品"双反"战已然开打。今年1月23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对进口自中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这是继2011年美国对华光伏电池发起"双反"调查后的第二轮调查。各主要出口市场相继出台贸易壁垒,严重制约我光伏产品出口空间,出口多元化格局势在必行。
  值得关注的是,各项扶持措施令国内再现太阳能投资热潮,存在隐忧值得关注。受到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高额电价补贴及融资扶持的吸引,我国能源企业再次兴起开发大型项目热潮。这使得曾长期陷入困境的国内太阳能板产业,正出现再次兴旺迹象。如今我国约有45GW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能力,完全满足今年全球需求,但国内的各大太阳能板生产商仍在增加产能,这或将打乱去年出现的趋稳进程,再次催生产能过剩局面。但值得关注的是,一旦提振需求激增的大量公共资金枯竭,该行业或将再次崩溃。
  (宁波市外经贸局供稿)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