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深调”效果初显 工程机械走向“软硬兼备”

——访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金星

2014年01月16日 15:1 295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如果说工业革命彻底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那么工程机械就是将这种改变彻底具象化的一种手段。近百年来,各类工程机械帮助人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让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它使得人类的影响范围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拓展。
  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经历了井喷式突飞猛进的发展,也经历了宏观经济趋冷、深度调整的阶段。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金星表示,工程机械行业目前的深度调整效果已经初步显现,行业将在加强安全技术研发方面“硬实力”的同时,培养行业在增值服务等方面的“软实力”。
  安全措施打造行业“硬实力”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并在投资上进行了拉动。“国家出台的政策为当时的工程机械行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王副秘书长告诉记者,国家对工程机械的投资中有很大一部分进入了研发领域,近年国内新兴产品的陆续出现,也佐证了这一点。
  据介绍,在地面起重机方面,徐工的1600吨全地面起重机、中联重科的2000吨全地面起重机等一系列重型工程机械已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履带式起重机方面,徐工和三一的3600吨履带式起重机在863计划的推动下也已经相继下线调试。据王副秘书长介绍,上述几个项目是今年年初才启动的,时至今日,相关的起重产品已经相继出现,其效率之高,速度之快让人印象深刻。
  然而,在大吨位机械应用中,安全是需要企业重点关注的第一要素。“中国现在已经拥有能够研发和设计一整套关于安全的技术和软件。”对于设备的运行安全,王副秘书长认为企业应当以审慎地态度来面对,“从针对关键部位的监控到设备智能化,从重力和力矩限制器等硬件设备到完善的安全软件保证系统,国家对工程机械安全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企业也应当严格遵从。”
  据悉,这些新产品目前已经进入用户测试和验证期,用户将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反馈给企业,企业进行相应的调整后,相关的课题才可以进行验收。王副秘书长自豪地说,“起重设备作为产品配套的集合,我国的工程机械产品已经能够达到破纪录的4000吨级别,这表明我国在系统整合和集成化的设计能力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
  增值服务提升行业“软实力”
  如果说前一个十年,是工程机械企业有形资产规模增长的时代,那么下一个十年,则是企业注重无形资产发展的时代。虽然目前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体量较大,但在“软实力”方面,和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数据显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平均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利润和人均资产分别只有世界顶尖企业的12.95%、29.62%和1.57%,平均盈利水平只有世界工程机械企业平均盈利水平的12.06%。
  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在历经了十年较为粗放的增长之后,工程机械行业需求日益饱和、产品日趋“同质化”。为了将生产精细化、效率化和资源配置最优化,培养和提升行业的“软实力”,众多企业开始在服务上寻求新的突破口——于是,工程机械的“增值服务”应运而生。
  “增值服务区别于传统的服务,并不仅仅限于售前和售后。”王副秘书长向记者表达了他对增值服务的理解,“从帮助用户对产品进行规划,到为用户提出效率更高的施工方案和吨位配置;从通过对用户应用条件、作业习惯和作业对象评估,到拿出一整套适合用户的技术解决方案——增值服务应当覆盖上述整个过程。”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