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机器人产业迎来黄金十年

2014年01月15日 11:23 323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进入2014年,市场存量资金的偏好仍集中于“小”且“新”上。从众多新兴产业股票看,近两个月表现强劲的机器人概念股无疑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机构认同度也处于较高位置。
  银河证券最新研报称,2014年将是机器人引领的工业装备智能化革命独领风骚的一年,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将成为焦点,由此衍生出整个智能装备的火热,从而推动传统机械产业的涅盘和新兴智能装备企业的大发展。
  机器人板块万亿产业规模待爆发
  2013年,场内资金热衷于讲“科技创新”的故事,机器人、3D打印均反复被市场轮番炒作。进入2014年,市场存量资金的偏好仍集中于“小”且“新”上。从众多新兴产业股票看,近两个月表现强劲的机器人概念股无疑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机构认同度也处于较高位置。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在西方国家发展势头强劲,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也同样引人注目。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到2015年,中国国内工业机器人年供应量将超过2万台,保有量将超过13万台。
  智能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多地介入到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就全部产业链来看,以深圳为例,数据显示,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信息、家电、通讯等装备制造业的产品规模已达3000多亿元,居全国前列。2012年深圳的机器人企业产值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30%,个别企业的增速甚至达200%。长期来看,未来这一行业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产业爆发将是大概率事件。
  据尚普咨询机械行业分析师认为,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已经步入黄金发展期。作为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的令人惊喜的“副产品”,机器人替代人工劳动力成为了行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并且使得产业的经济性拐点加速到来。目前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空间无比巨大,相关项目产品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已然是全球机器人行业增长最快的市场,国内的高增长将使得中国未来两年内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当前,政府的政策支持也在同步跟进。日前中国工信部网站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中国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攻克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末端执行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技术并形成生产力。今后几年,中国将把机器人生产力作为中国产业结构发展调整最重要的支撑点。
  工信部还指出要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建立以工业机器人主机企业、系统集成企业为牵引,零部件及产业服务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骨干企业,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未来机器人产业要发展出象联想和华为这样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有分析人士表示,机器人产业将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新兴的大型高技术产业。“十二五”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市场需求将呈现井喷式发展,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将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
  当然,随着机器人的不断“扩张”,如何看待人和自动化的机器人之间的关系成了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不可否认,大批机器人在众多行业里大显神通的确可能会抢夺人类的工作机会,但从另一方面看,正是由于机器人的分担,人类也得以免予从事危险和单调重复的差事。这样一来人类才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人类本身的价值。我们并不需要与机器人为敌,而要顺势而动,与机器人“并肩作战”。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