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煤炭业白皮书:黄金十年终结

2013年12月20日 11:13 802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记者今年6月份走访了山西、陕西、秦皇岛、唐山等地,由于煤价下跌,煤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其中,陕西北部榆林地区继续保持生产的煤矿数量不超过10%,煤矿大面积停产。作为陕北地区的产煤大县,全县有99家地方煤矿,只有7家还在维持生产,一吨煤仅赚三四十元,毛利率不到10%。榆林各个矿区煤价继续小幅下调,幅度在5元-10元之间。
  而山西作为煤炭大省所面临的情况更为糟糕。
  记者6月份连续多天在山西多地深入调查后发现,山西煤炭正在不断遭受进口煤的挤压,内蒙古和陕西的煤炭也在低价涌入,并成为河南、山东等地推出“煤电互保”政策的直接受害者。尽管山西煤企尚未大规模停产,但量价齐跌,山西煤炭生产和运销收入都大幅下滑。
  山西省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月至9月,山西省工业40个行业大类中,12个行业出现净亏损。
  其中,焦炭工业盈亏相抵后净亏损28.1亿元;煤炭行业亏损面为48%,煤炭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33.8亿元,同比增长79.3%,占全省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的比重为40.7%。
  煤炭一直是山西省工业经济的支柱,由于煤焦钢行业的严重亏损,让2013年1月至9月山西省工业利润同比下降44.2%,增速列全国末位。
  惨淡至此,山西煤企不得不从节省开支着手,并大幅降低工人工资,试图增加收入。
  整体煤炭市场经营惨淡,主要产煤区之一的内蒙古也同样未能幸免。数据显示,1月-9月,内蒙古煤
  炭开采和销售共入库企业所得税52.96亿元,同比减收23.36亿元,同比下降30.61%。
  煤炭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在全国19个煤炭减产省份中,内蒙古排名第一,同比降幅最大,达到近4600万吨。
  尤为严重的是,在鄂尔多斯市300多家煤矿企业中,有2/3已经停产,而这里的煤炭储量占到全国的1/6。
  不得不说,今年的煤炭行业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和考验。
  但从9月底开始,煤炭需求似有好转,煤价开始出现上涨。基于2014年电煤购销合同谈判的需要,大型煤企不断提升对煤炭销售价格水平的预期。
  有市场人士认为,近期煤价上涨并非简单的市场作用,大型煤企带头涨价意在即将来临的煤电谈判中获得更多话语权。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电企补库存等刺激需求行为的结束,加上进口煤的冲击,煤价上涨的动力已经不足,供过于求的背景下,煤炭市场将仍旧低迷。
  高华证券分析师韩华认为,中国煤炭行业的最差时期尚未结束,2013年仅仅是中国煤炭行业持续多年下行周期的开始,预计2013年-2015年利润率和盈利将进一步受压。
  尽管从9月底开始,煤炭市场出现了短暂复苏,煤价也持续上涨,为煤企四季度业绩回暖带来帮助,但这似乎并不能改变煤企全年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命运。
  不可忽视的是,在煤价下降的过程中,煤炭市场也被重新洗牌,尤其是“三西”地区,实力弱的中小煤企大批停产倒闭,逐渐被淘汰出局,煤炭资源集中化趋势更加明显。

[1] [2] [3] [4] [5][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