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提升城市成长竞争力

2013年12月18日 9:45 138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城市和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充分利用好并购重组这一金融工具,对并购重组后企业的发展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远景,能够使得城市和企业将成长竞争力转变为盈利竞争力,继而带动社会效益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最终使得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到整体提高。
  近年来,“区域”逐渐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从2010年的“地图”炒作,到2013年的“自贸区”概念,都显示出市场对于区域及城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一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分析,不再只涵盖单纯的财务指标、行业上下游,还要包括其所在区域可能享受到的政策优惠以及所在城市给予其支持的力度等方面。同时,上市公司通过政策红利取得业绩之后,也会对当地的税收、就业等方面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12月17日,东海证券联合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金融重点实验室发布2013年下半年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展望在政策红利下,城市的竞争力可能发生的变化。
  根据报告,省级行政区中综合竞争力前十强依次是:北京市、广东省、福建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四川省、贵州省、山东省、湖北省。
  从整体排名情况来看,虽然综合排名方面,排名较高的仍是东南沿海地区,但专家指出,在成长及盈利竞争力上,全国许多区域的城市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排名提升。这些城市排名之所以提升较快,一般涉及到两方面:一是当地上市公司受行业影响,产品价格走高,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大大增强,例如医药、化工及房地产等行业;二是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或定向增发等,完善自身的产业链或开拓市场份额,企业的股东权益增加较多,成长性增加,盈利也有所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据悉,省级行政区中成长竞争力前十强依次是:甘肃省、福建省、天津市、四川省、贵州省、广东省、云南省、重庆市、北京市、上海市。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9月1日全国各省市的并购重组数量情况来看,并购热情较高的城市,其综合排名也一般较高。
  研究团组专家指出,并购重组可以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对落后产能工艺的淘汰,同时可以对城市的主导产业链进行优化或改革,提升生产效率或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大大提升城市的成长竞争力。不过,如今上市公司的外延式并购越来越多,尽管能给企业带来一次性的成长,短期内提高企业的成长预期,但最终能否转化为企业真正的盈利竞争力还需要关注企业后续的经营发展情况。
  业内专家建议,城市和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充分利用好并购重组这一金融工具,对并购重组后企业的发展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远景,能够使得城市和企业将成长竞争力转变为盈利竞争力,继而带动社会效益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最终使得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到整体提高。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