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将成中俄能源合作新热点

2013年12月12日 8:46 285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中俄两国在石油、天然气以及电力等能源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但令人意外的是,煤炭相关协议落空。那么中俄煤炭合作前景如何呢?双方煤炭合作有哪些制约因素?未来怎样开展合作?近日,记者带着诸多问题采访了黑龙江当代中俄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俄罗斯经济政策研究专家宋魁。
  中俄煤炭合作无大突破
  谈及未来中俄煤炭合作前景,宋魁开门见山地表示,煤炭合作将成为中俄合作的新热点。中俄两国煤炭资源在地理上接近,供给和需求互补,双方的合作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多年来由于煤炭产业自身发展情况的客观制约,双方所关心的利益点不能完全吻合,中俄煤炭领域的合作一直没有大的突破。
  中俄能源合作的顺利推进得益于两国各层级之间卓有成效的对话机制。在其推动下,双方推出了诸多能源项目合作新方案。
  据宋魅介绍,中俄两国在俄罗斯远东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签署的煤炭合作协议,正式拉开了两国煤炭合作的序幕。2010年9月27日煤炭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议定书所确定的合作项目,规定未来5年俄每年向中国出口煤炭1500万吨,此后在积极协调解决运力问题的基础上,力争将出口量提高至每年2000万吨。双方强调,利用铁路向中方出口煤炭和通过中国境内铁路运输煤炭是快速发展两国煤炭领域合作的重要条件。中国则为俄罗斯提供总共60亿美元的贷款,共同开发俄罗斯远东地区煤炭资源,并帮助俄罗斯修建铁路、公路等煤炭运输通道,购买矿产挖掘设备等。这是“贷款换资源”模式的又一次复制。
  俄罗斯的煤炭工业虽然已有200多年历史,然而,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俄罗斯煤炭的地位却远落后于石油和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排在末尾。俄罗斯是一个煤炭大国,煤炭储量极其丰富,其探明可采储量排名世界第三位。同时,俄罗斯的煤炭资源种类齐全,从炼焦煤到动力煤,各种煤种都有分布。不过,俄罗斯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其煤炭资源有75%以上分布在亚洲部分,特别是在远东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储备。
  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毗邻,大规模开发俄远东地区的煤炭资源,对中国来说能够节约运输成本;对俄罗斯而言,选择与中国进行合作,不仅能够带动俄罗斯煤炭业的整体发展,还能够为沉寂多年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诸多因素制约煤炭合作
  然而,宋魁也承认,中俄煤炭合作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
  首先是俄罗斯对外国的资本参与本国资源开发存有戒心。与澳大利亚等煤炭出口国相比,俄罗斯国内的市场化程度相对有限,可能成为中俄煤炭合作中的一个阻碍因素。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等市场化程度高的国家,能够拿到本地的矿产,但中国企业想要在俄罗斯参与上游项目,就会面临比较多的困难。俄罗斯对资源和能源的控制尤其严格,这与它长期以来的大国心态有关。这种心态影响到俄罗斯的国家战略思维和战略定位,因此中国与俄罗斯合作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其次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铁路的运力严重不足,是制约两国煤炭贸易的最大瓶颈之一。目前俄罗斯远东铁路的运力已接近饱和,而且设施老化,运力不足。目前中俄两国每年几十万吨的石油进口通过铁路运输,有时候都会存在一定压力,今后2000万吨的煤炭,无论是靠铁路直接出口,还是运到港口压力都会非常大,运输问题仍然是中俄煤炭合作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而在俄罗斯投资一条铁路并非易事,由于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跨度非常大,加上气候和地质条件恶劣,在俄罗斯投资建设一公里铁路需要150万美元,远远高于国际平均价格的60万~80万美元。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