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化工产业迈向10亿吨规模
2013年12月11日 9:16 3236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相关新闻
促进煤炭分质利用水平提高
“根据我国褐煤、长焰煤等中低阶煤种资源量大、产量越来越大,以及高含油、高挥发分煤炭低效利用的实际,开展以中低温干馏制气、制油为主要产品路线的单系统年处理原料煤100万吨/年级大规模煤炭分质利用示范工作,使我国低阶煤分质利用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谈到现代煤化工发展的重点方向时,张绍强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提高和发展百万吨级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煤制甲烷气技术、煤制烯烃技术、煤制乙二醇产业化、煤制芳烃大型示范工程等。
张绍强以特大型煤制合成氨-尿素技术举例,业内应借鉴现代煤化工技术改造,提高煤制合成氨技术,通过高水平特大型示范工程的建设,使我国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成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根本上扭转大型特大型合成氨装置重复引进的现状,为我国化肥行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
“坚持集约化发展模式,打破行业界限,加强各系统耦合集成,鼓励煤炭深加工项目与电热项目一体化建设。”张绍强认为,应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进煤化工与发电、油气化工、钢铁、建材等产业间的整合,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鼓励产业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促进煤炭资源富集的中西部地区发展。
“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要严格控制在有资源、有市场、有技术、有竞争力的条件下进行。”现代煤化工项目资金、技术和装备高度密集,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承受的风险和压力巨大。应提请国家出台特殊政策,加大国家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引导产业投资方向,充分发挥政府整合和调配资源的能力,在资金、市场、税收、环保、资源、进出口等方面提供支持,适时调整相关产业政策,逐步放宽重大煤化工工程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煤炭由燃料向化工原材料转化,为新型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创造必要的政策环境。张绍强认为。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