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市场年增110% 增收不增利困局待破

2013年12月03日 14:43 151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贾红(化名)最近家里厨房顶灯坏了,换了一个蝶形灯管,加上人工费共80元。楼下五金店帮她换灯的师傅建议说,现在LED灯价钱差不多,而且还省电,下次换灯可以选LED。
  这是LED照明推广的一个缩影。据预测,今年中国LED室内照明产值将同比去年增长110%。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日前从高工LED举办的第三届G20-LED峰会上获悉,2012年中国LED室内照明产值达300多亿元,即2013年这个市场规模将达到630亿元。
  期盼中的LED照明时代来临了,但是厂家却没有盆满钵满,有的口袋更瘪了。市场没有年初预期那么乐观,营收增长没有想象那么多,利润却越来越薄。
  但是,2010~2013三年间,LED照明产品价格年均下降幅度超过20%。这既带动了LED照明市场的快速成长,也给产能过剩的LED行业带来巨大压力。从国内LED上市公司2013年三季报的业绩看,“增收不增利”成为LED上下游企业共同面对的难题。
  高工LED的董事长张小飞预测,未来五年,尤其是在未来三年,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中国LED行业的“洗牌”将真正来临。
  LED照明时代之囧
  对比2012年,今年LED照明市场已经回暖,订单明显增多。张小飞预计,今年中国LED上下游总产值2638亿元,同比增长28%,明年LED行业产值会超过3200亿元,其中应用领域的产值大约占70%,而室内和户外照明又占了其中的很大比例。
  但从上市公司业绩看,今年前三季,LED芯片巨头之一的德豪润达(002005.SZ)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17%;净利润5027万元,同比下降56%。
  封装大户瑞丰光电(300241.SZ)今年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48%;净利润为4541万元,同比增长25%。瑞丰表示,由于研发投入加大、人员工资及股权激励费用、办公费用发生较大幅度增长和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净利润的增长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长。
  另一家封装企业鸿利光电(300219.SZ),今年前三季收入近5亿元,同比增长24%;但净利润为3650万元,同比下跌19%。
  应用环节也一样。勤上光电(002638.SZ)今年前三季,营业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8785万元,同比下跌近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668万元,同比下跌近4%。
  为何增收不增利?产能过剩、价格竞争激烈,是主要原因之一。“今年LED芯片价格下跌了20%~30%”,同方股份副总裁王良海向本报记者说,同方LED芯片业务今年第一季比较困难,第三季度末开始好转。由于行业产能过剩,同方LED芯片生产基地规划产值近30亿,现在只实现目标的30%。“LED行业要彻底好转还要一两年。”
  一边市场竞争激烈,另一边却是研发、人力成本上升。“费用挺大的”,鸿利光电董事长李国平坦言。
  政府补贴减少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勤上光电今年前三季获得政府补贴约243万元,比去年的1100多万元减少了七成。“产业逐步成熟,政府扶持减少是必然趋势”,勤上光电副总经理祝炳忠认为。
  此外,为了拓展民用LED照明市场,渠道建设上投入很大,这也影响了业绩。祝炳忠表示,工程照明是勤上的传统优势,民用照明的渠道布局着眼于中长期,收益在将来。
  未来五年产业大洗牌
  现在仿佛黎明前的黑暗,中国LED行业整合已经箭在弦上。
  “未来五年产业大洗牌,”张小飞大胆预测,中国本土芯片厂最终存活不会超过12家,大部分上游企业死亡,存活率30%左右。中游封装厂1750家,未来只有40%能生存。下游上万家LED照明企业的死亡率也将超过50%。
  这并非危言耸听。合纵连横正不断上演,尤其上游芯片厂加快向下游渗透,今后将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德豪润达去年年底与雷士照明强势结盟,成为后者大股东。今年上半年雷士业绩好转,收入16.89亿元,同比上升4.6%;净利润8123.4万元,同比上升92.3%;其中LED销售收入2.82亿元,同比增长233.9%。最近,德豪和雷士拟斥资8000万元,组建合资建封装厂。
  另一LED芯片巨头三安光电,以23.52亿元新台币收购台湾璨圆光电19.77%股权一事,今年10月圆满“收官”,成为璨圆光电第一大股东。近日,三安与阳光照明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LED照明产品,一起开拓LED照明的渠道。
  而同方已经与鸿利光电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李国平说,以前鸿利80%的芯片都用台湾或洋品牌,现在90%用大陆产芯片。王良海则惺惺相惜地说,“我们两个合作的这一年,不管是对同方还是鸿利,大家在市场开拓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抢占了很多市场。”
  中游的封装大户,也向下游的照明市场延伸。像木林森去年开始推自己的照明产品。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纪良介绍说,现在已经有直供的流通代理和项目代理52家,县市级分销商500个,8000个终端零售点。有了渠道,木林森将从光源,进一步拓展到灯具,“明年希望直管灯、灯泡每月产销量各做到2000万~3000万盏,灯具每月做到100万个以上。”
  在下游,闻到了LED照明市场的香味,LED显示屏企业也游过来分一杯羹。洲明科技今年花484万元增资上海瀚源,握有后者20.59%的股份。瀚源在天猫上已经连续三年成为LED灯带的销售冠军。LED显示屏市场已经饱和,而传统线下的照明渠道又被雷士、欧普、飞利浦、欧司朗等巨头主导,所以,洲明想通过低成本的新兴电商渠道,快速切入LED照明领域。
  正如林纪良所说的“(渠道)越投入发现越难搞”,许多LED照明企业都感叹渠道投入是一片沼泽地。张小飞建议,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局面中,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产品定位,再选择匹配的渠道,是做工程渠道、批零渠道、海外市场还是替人代工,否则很难盈利。 制图/郑勤韬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