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贝格: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业风险与盈利并存
2013年11月26日 15:1 2245次浏览 来源: 罗兰贝格 分类: 相关新闻
2013年11月22日,上海: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与Lazard近期共同出版《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研究报告2013》(Global Automotive Supplier Study 2013)。报告指出,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业盈利性稳定在高位:2012与2013年的EBIT利润率都为6.5%。供应商获利最大的领域为底盘、传动系与轮胎,而内饰部件领域利润却会进一步萎缩。行业内对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仍持乐观态度,认为EBIT利润率将保持在6%左右;但同时认为商业复杂度与风险会继续增加,对供应商而言仍是压力重重。
盈利率稳定在高位
“全球零部件供应业在2012年将EBIT利润率稳定在6.5%这一高位,只比2010年的记录稍低。”罗兰贝格执行总监菲利克斯?摩格(Felix Mogge)说道。同时,今年最后一季度未有任何重大危机出现,所以2013年也有望保持这一利润率。“在现有市场挑战下,这一成绩不得不说非常出色,尤其是现在许多欧洲销售市场销量不佳的情况下。”Lazard艾瑞克?菲尔豪沃博士(Eric Fellhauer)补充道。
这一稳定局势背后有几个关键推动因素:汽车制造,从全球来看,仍强劲;有利的细分市场组合;更先进的汽车技术;全球产能利用率更高;原材料价格变化不大。
供应商业绩各不相同
虽然传动系和底盘供应商盈利性高于平均水平,EBIT利润率为7%左右,但内饰部件供应商2012年却面临进一步的利润率下滑(已下降至4.4%)。“还有一点非常明确,”罗兰贝格合伙人马库斯?贝雷(Marcus Berret)说道,“与只关注流程技术的供应商相比,关注产品创新功能的供应商将有望获得更高利润。”
从地区来看,总部位于欧洲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供应商仍保持其在过去两年取得的高盈利率,而亚洲各国却情况各异:“日本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EBIT利润率为5.3%,而中国与韩国仍领先,但与2010年相比,仍下降了3个百分点,说明竞争在加剧。”
公司规模不同,盈利性也有所不同。年收入低于10亿欧元的小型零部件供应商,与2010年比,利润率下降了1.5个百分点左右,而超大型的跨国供应商则设法保持了原有水平。这说明小型供应商在满足其客户更具挑战性的需求上,面临更多困难,如全球制造与运送能力。
行业持续增长,风险和复杂性随之上升
未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从不断上升的汽车需求量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增长中获益。技术革新,尤其是传动系和底盘方面的技术革新,也将使供应商们受益匪浅。
然而从个别企业的角度来看,汽车零部件行业内的环境却充斥着不断上升的风险。“欧洲零部件市场需求将持续疲软,因此,OEM和零部件供应商们都必须调整产能。随着OEM逐渐将生产转移至主要销售地,这一趋势将越来越明显。那么对于以欧洲为重心的供应商来说,这就将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贝雷说。
此外,风险还包括对中国市场(正日趋成熟)的依赖性增强、供应商对工程师的压力加大、随着制造链遍布全球而来的管理复杂性不断加大等等。供应商们对少数大型零部件生产的依赖和OEM的价格压力以及节约计划也都是不小的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供应商必须对所有可能的风险进行非常严密的监控,并快速做出相应的战略决策。在目前这个风险越来越多、不确定性不断增强的商业环境中,错误的战略决策可能会导致供应商在2至3年内丧失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