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实现生态补偿市场化法制化

2013年11月22日 8:46 180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记者了解到,山西省近年来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通过实施煤炭外部成本内部化等经济政策,弥补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改变了企业只能以经营利润进行生态治理等状况,促进了生态环境补偿市场化和法制化。
  长期以来,煤炭价格的形成并未包含环境治理成本。多年的煤炭开采,为山西带来了上万亿元的资源环境损耗。据测算,每挖1吨煤要损失2.48吨水资源,采煤对山西水资源的破坏面积达2万余平方千米。煤炭开采还造成了严重的土地塌陷和水土流失。山西采空区面积2万多平方千米,相当于全省1/8的国土面积。
  为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山西省于2007年起实施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等一系列经济政策,推动煤炭外部成本内部化,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煤炭资源开采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在生态环境治理投入上,该省合理界定政府和企业的责任,规定由政府负责解决单个企业难以解决的跨区域、跨流域问题,由煤炭企业承担本矿区内环境恢复综合整治任务。同时,该省完善企业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核算办法,改变了企业只能以经营利润进行生态治理或负担额外政府摊派的状况。
  在生态建设领域,山西还创新生态治理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以太原市西山地区为例,这里曾是“一五”时期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煤炭、焦化企业多达400余家。这里所有河段的水质一度沦为劣五类。2011年,太原市通过市场机制多渠道融资,吸引14家国有、民营企业参与西山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实现了生态资源的资本化。
  目前,山西11个设区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纳入国家考核的5个重点城市全部退出全国22名严重污染城市之列。全省水质优良断面上升5.3个百分点,地下水位平均回升0.38米,汾河流域连续多年全线复流。同时,山西年均完成营造林4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03%,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万多平方千米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