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越调越剩?
2013年11月13日 14:11 1613次浏览 来源: 英才 分类: 相关新闻
施正荣恐怕不会想到,无锡尚德这家曾被看作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代表的企业,最终却成为了结构调整的对象。
今年初,无锡尚德因无法归还到期债务,曾经的光伏王朝只能破产。无独有偶,近期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倪开禄留下数十亿债务 “外逃”,传闻仍旧在坊间热议。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累计债务已高达1100亿元。
光伏困境,只是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冰山一角”。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让中国经济举步维艰。
产能利用率低下
在宏观经济形势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国2012全年的产能利用率甚至低于2008年。
那么,其根源究竟何在?
“主要原因在于体制和结构。”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胡一帆向《英才》直言,“一是要素产品价格没有真正市场化;二是国有体制的原因,这些资源性的产业主要掌握在国有企业手中,A股亏损最多的是钢铁、铝业。西方国家不可能存在这种长期的产能过剩,否则这些公司就倒闭了,去做别的行当。但是我们为什么能够生存下来,而且还能够得到低利率的贷款?就因为国企无论盈亏都可以生存下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也赞同这样的观点。他告诉《英才》记者:“国有资本掌握了太多资源和权力,用行政的手段鼓励企业发展就会导致产能过剩。如果通过市场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让企业去判断未来的市场前景,就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而社科院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认为,导致产能过剩的原因很复杂,有一部分是经济周期现象造成的,但更主要是不合理的政策造成的,既包括个别时间段上的宏观经济政策失误,也包括长期持续的不合理政策干预。
被产能过剩困扰的企业
胡一帆向《英才》记者强调,产能过剩是在任何时候都会存在的,关键看是周期性还是结构性的。周期性的产能过剩不可怕,只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就可以通过价格进行重新配置。因此,进行市场化改革十分必要。
张军扩认为,如果让企业去抉择,它一定会判断未来能不能赚钱,今后市场前景是什么样子。总体来讲,要减少政府的干预,多用市场和金融的手段来调节。
山西煤炭整合、河北钢铁(000709,股吧)企业的兼并,被看作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可行手段。2008年,由两大钢铁集团——唐钢集团、邯钢集团强强联合组建而成的国内最大、全球第二的河北钢铁。但也有学者认为,行业内的整合重组还有待观察。
“如果是政府主导的拉郎配,那就只是掩盖问题,无助于解决问题。”张斌告诉《英才》记者,“如果完全按照市场逻辑来做,对解决问题会有些效果。”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