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及中亚】矿业投资机会
2013年11月07日 16:9 842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纵览 各国矿业投资机会
主持人:第二位演讲人是我本人。我是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亚地质研究中心的主任。这些年来一直在和中亚的一些国家在此领域内开展合作。
今天我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把中国上合组织相关国家在地质矿产领域的一些合作进展情况向大家作汇报,最后再提一些相关的建议。
我先简单说一下,这里所说的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指的是6个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还有5个观察员——蒙古、伊朗、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3个对话伙伴国是白俄罗斯、土耳其、斯里兰卡,以及经常参加上合组织峰会的3个轮值主席国客人——土库曼斯坦、独联体、东南亚联盟。
从2003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就和上合组织相关国家,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进行紧密的合作。今天简单把合作的情况作一介绍。
首先介绍我们的进展,建立了和上述这些国家的高层合作关系,而且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和俄罗斯的合作是从2000年开始,是上合组织中最早的一个。主要是开展东北亚地区矿产综合编图等,这是两国合作编制的东北亚矿产图。
和蒙古国的合作开始于2005年,主要是开展成矿规律研究和编图,再一个比较重要的合作项目就是1:100万地球化学调查。这是双方合作编制的中蒙边界地区地质矿产图、中蒙边界地区地质构造图,一共分析了50多种元素,这里有一系列图鉴,发现了一批重要的成果,而且为蒙古国培养了一批地质调查的技术人员。这是双方专家在交换资料。
和哈萨克斯坦合作开始于2006年。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心的领导和哈萨克斯坦工信部副部长的会谈。
这是国土资源部张总工和哈萨克斯坦矿业委员会主席在一起会谈。
这是国土资源部地调局的相关代表团到哈萨克斯坦去访问的照片。
和哈萨克斯坦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环准噶尔合作内容。
这是一张双方合作编制的阿尔泰成矿规律图。
这是巴尔喀什河金属矿产图。
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合作开展相对比较晚,开始于2006年,主要的合作单位是吉尔吉斯地质矿产总署。
这是去年和吉尔吉斯地质矿产署在署长在会谈的照片。
我们和吉尔吉斯的合作主要做了这些工作,首先是中吉天山成矿规律的研究和编图再有就是帮助吉尔吉斯地球化学数据库并编制图鉴。
这是吉尔吉斯最新的地质矿产图,1:50万的。
这是吉尔吉斯金属成矿规律图中的一张。
这是中吉天山钼的图。
这是地质总局的阿吉姆局长和中方代表团谈相关协议。
这是中国驻塔吉克大使接见合作双方的代表。
这是塔吉克驻中国大使在中塔建交20周年的研讨会和我的一张合影。
和塔吉克的合作内容主要是兴度库什-西昆仑成矿编图。这是编制的兴都库什-西昆仑的成矿图。
这是As元素地球化学图。
这是1:25万帕米尔金元素的成矿图。
中巴合作开始于2008年,合作单位是巴基斯坦地质调查局。这是巴基斯坦地质调查局的局长和中国代表团在签署相关纪要。这是他们来中国西安访问。
开展的主要合作也是成矿规律图编制以及重要成矿带资源建立地球化学调查。这两项工作已经开始,第二个项目在讨论相关的协议。
这是正在编的苏莱曼山-喀喇昆山区域地质草图。
再有,和南亚诸多国家合作编的1:250万成矿规律图。这是应研究区的遥感影像。
另外,我们和乌兹别克,两国政府间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已经起草,本来想在矿业大会上签,但是他们在国内还有一个合作方面的会,经闻,在本月底李克强总理到乌兹别克访问的时候,两个部门去签订这个协议,就是说这个合作的现在基础已经成熟了。
这是跟他们的矿业委员会的主席在商谈合作协议的时候一张照片。
刚才是合作的简单情况。再一个合作的主要进展,在框架下,各国地质学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增加了互信。
这是在一起召开研讨会。
这是在巴基斯坦介绍双方的一些合作成果。
这是他们来访的时候介绍他们的一些研究成果。
这是中国和吉尔吉斯的专家一起在野外联合考察。
这是现在的紫金公司的金矿现场联合考察。我们合作的主要矿产基本上都考察了。
第三个方面的合作就是多途径联合培养人才。地调局从开始合作以来,基本上每年分语种开展境外管理人员培训班。这是参加培训班的一些学员照片,这是吉尔吉斯的。这是巴基斯坦的,这是亚美尼亚的,这是乌兹别克斯坦的,这是乌克兰的。每年基本上都有,分俄语班和英语班。
再一个,我们通过合作项目的实施培养需要的人员,比如跟蒙古国开展研究,和塔吉克的合作也是,这是与他们的人员一起工作,同样培养相关的技术。
再有就是举办不同形式的专题讲座,这是在大学的演讲照片。
联合培养人才是多种形式的,最近我们和中国地质大学联合给塔吉克培养三个硕士研究生,已经报名了,就是说多方面开展人才培养。
因为时间关系,我简单说了一下合作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近几年来,上合组织相关国在地质矿产领域的合作取得的一些进展,为了巩固合作成果,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我想提一些建议。
第一个,我们前期的合作都是以项目的形式,我建议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继续合作研究交流平台,稳定现有的合作关系,拓展新的合作伙伴,逐步由双边合作向多边合作过渡。为了做到这一点,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在积极筹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合作研究中心,初级阶段是中国单方面组建,欢迎有合作愿望的专家来参加,并逐渐把研究中心发展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共同参与的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中国自身基本上已经批准了。
第二个,合作双方应该积极推动现有合作成果的转化,使已有的地理研究成果和调查选区成果尽快转化为找矿成果,增加研究成果所在国的矿产资源储备,促进所在国的矿业经济发展,使各合作国所在国的地质国际合作研究中获益,进而促进和加强国际地学合作,形成地学合作健康发展。如果还是搞科研的做法,把成果仅仅放在论文或者是研究报告上,这不是我们的合作目的,目的是把它转变为经济效益,要让合作方在合作中获益。
第三个建议,各国政府在支持地质研究部门合作的同时,应该鼓励矿业公司参与相关合作。现在我们的合作基本上都是一些研究单位在做,因为矿业公司是找矿成果转化、发展矿业经济最直接而且最有活力的力量,借助矿业公司的经济优势、执行能力,才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研究成果向经济效益的转变。这点很重要,中国很多经验,只要和矿山企业合作,一个矿的勘探时间非常短,而且效果非常好。
第四个建议,加强人才的联合培养。几年来的国际合作的实践证明,语言交流人才以及技术专业的人才短缺极大地制约了地学领域的国际合作效果和进展。
我相信,通过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地质学家的真诚合作,一定会加速各合作国的矿业经济振兴,一定会为连接欧亚各国的丝绸之路的经济带带来新的活力,带新来的繁荣。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