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助力化解产能过剩

2013年10月31日 9:32 294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金融已为国际主流银行接受,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游戏规则之一。随着相关战略、政策逐步落地,国内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化解产能过剩将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新要求,我国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化解产能过剩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商业银行作为国内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主体,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助力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和产能过剩矛盾,关键是要秉持“绿色、节能、环保、可持续”的经营理念,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业务。
  机遇何在
  从国际经验看,发展绿色金融、化解产能过剩是现代经济和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发端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既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带进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以及阶段性、周期性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解决途径,近年来绿色金融日益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金融界的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金融已为国际主流银行接受,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游戏规则之一。如蜚声国际金融界的“赤道原则”,目前已获得包括花旗、汇丰、巴克莱银行等来自全球五大洲共78家领先金融机构的采纳和执行,遵循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额已经占到全球新兴市场国家项目融资总额的70%。
  从国内情况看,从2006年正式提出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以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持续加快,并明确把推进绿色信贷、发展绿色金融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抓手和“助推器”。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把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放在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举的“五位一体”战略高度。今年以来,国务院陆续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随着相关战略、政策逐步落地,国内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化解产能过剩将迎来更加广阔的作为空间。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llloginpag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